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革命事迹 >

艾伯英:宋庆龄与儿童文化

2011-06-01  本文来源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    作者:艾伯英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宋庆龄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伟大政治家。她不仅具有救国、治国的智慧和韬略,而且,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敏锐眼光,始终关注我国儿童的前途命运。她尤其重视儿童文化福利事业,倾注毕生精力和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宋庆龄是我国儿童文化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宋庆龄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伟大政治家。她不仅具有救国、治国的智慧和韬略,而且,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敏锐眼光,始终关注我国儿童的前途命运。她尤其重视儿童文化福利事业,倾注毕生精力和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宋庆龄是我国儿童文化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一、为广大儿童谋画文化利益

  宋庆龄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穷苦儿童是没有机会入学的”,这种不合理现象是造成国家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她认为,儿童代表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化是一种社会福利,国家有责任让每个儿童分享。当然,这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为了国家的未来,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宋庆龄领导中国福利基金会在继续支持人民革命战争的同时,在上海开辟了面向贫苦儿童的文化福利事业。1946年10月,宋庆龄首先在劳动人民居住比较集中的沪西地区胶州路晋元小学内创立一个儿童图书阅览室,邀请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兼任阅览室主任。这在旧上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报刊予以报道。开幕那天,郭沫若特地写了一首儿童诗表示祝贺。第二年宋庆龄又在儿童图书阅览室的基础上扩建和新建了3个儿童福利站。儿童福利站最主要的工作,是为那些无力上学的贫苦儿童举办识字班,自编教材《老少通》,采用了“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让先学的孩子教后学的孩子,并把儿童识字班办到里弄和家庭。在儿童福利站,工作人员还教劳动人民子女唱新歌、扭秧歌、讲故事、办墙报、排演节目,向儿童们推荐进步书刊,组织读书会等。当时,约有5000多名儿童参加了识字班,参加各项文化活动的孩子就更多了。1947年4月,宋庆龄又创办了第一个儿童剧团,专门为儿童演戏。还开办儿童戏剧培训班,招收贫苦儿童,边学习,边排练演出。短短两个月时间,儿童剧团就为上海的1.5万名小观众进行免费演出,“通过儿童剧团,把文化传播给没有文化的人,使他们建立自己的文化”。宋庆龄创立的这些儿童文化福利设施规模虽然不大,却像一盏明灯,放射出新时代的光芒。

  这也是宋庆龄为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创导全社会儿童文化福利事业的一个前奏。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文化教育事业。宋庆龄实现她的儿童文化福利思想,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1950年,周恩来总理与宋庆龄共同商量,将中国福利会的基本任务转变为妇幼卫生保健和儿童文化教育,并确定了“实验性、示范性”的工作方针。宋庆龄以极大的喜悦和热情投入到新的事业之中,亲自规划和布局,克服种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少年宫、儿童时代杂志社、儿童艺术剧场,扩建了儿童艺术剧院。这些儿童文化机构围绕培养健康下一代的目标,功能上相互衔接,组成了比较完整的事业结构,开创了儿童文化福利的先河。在宋庆龄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福利会的儿童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许多做法与经验成为政府兴建儿童文化设施的范例。

  宋庆龄还在建国最初的几年里,反复强调“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在文化方面提出要源源不断地供给孩子们精神食粮;先进生产者要经常和儿童见面;一般的生产单位要欢迎儿童去参观;应该把最好的建筑物作为儿童校外活动的场所;在最好的风景区设立儿童夏令营等。这些思想推动了全国各地加快建设儿童文化事业,各级各类儿童文化机构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1960年6月,宋庆龄在《儿童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一文中高兴地指出,现在我国的儿童文化教育事业“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全社会的事业”。宋庆龄关于儿童文化是社会福利的思想,初步实现了。

  二、给儿童文化事业以“灵魂”

  不同社会的文化形态对儿童的思想塑造和道德目标是不同的。剥削阶级和历史上的一些没落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在社会文化中给儿童灌输腐朽没落的东西。宋庆龄曾经说过,“旧社会的‘经’不外是要么是做‘人上人’,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要么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心做奴隶。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经’,无产阶级的‘经’,是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下一代。”宋庆龄创办儿童文化事业,是着眼于“缔造未来”,与时代发展同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她十分重视儿童文化的教育作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是帮助儿童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1950年4月,宋庆龄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儿童杂志《儿童时代》,她为创刊号题词:“《儿童时代》的刊行,便是在给儿童指示正确的道路,启发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走向光明灿烂的境地。”宋庆龄常常把儿童比作小树苗,不仅“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还会遇到“狂风暴雨,病虫害,环境污染”。她要求儿童认真学习,接受教育,学会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世界上,辨别正确与错误,增强抵抗力,健康成长,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之材。

  二是帮助儿童学习为人民服务。1958年5月,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迎来建宫5周年。宋庆龄提出殷切希望:“儿童们在少年宫里不能只是享受幸福的童年,更要紧的是学习劳动的本领,学习为集体工作,为祖国做有益的事,准备为人民谋幸福。”

  三是帮助儿童跟上时代步伐。宋庆龄要求儿童读物能够“让小读者们认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让小读者们学会看到未来”。思想与时代同步是一种宝贵品质,这种品质无疑应该从孩子阶段开始培养。她要求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让儿童感觉并深信事物是变化的,时代是发展的。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就能更好地掌握社会发展规律,自觉适应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了。

  四是帮助儿童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帮助他们(儿童)建立崇高的生活的理想,建立一个能够把他们个人的前途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的理想”。一代儿童的共同理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宋庆龄站在历史的最高处,希望我国儿童能够树立起远大理想和抱负,眼界更开阔,生活更有意义。

  宋庆龄的这些精辟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对人民的高度负责精神,揭示了社会主义儿童文化的先进性质及其前进方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她的谆谆教导,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对于我们进一步办好儿童文化事业,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