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当地群众来到新田村龙头沟,只见在长达数公里的河床上,数百个“石洞”连成一片。这些“石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像动物的眼睛,有的像人的脚印,有的像古人舂米的碓窝。
济村乡旅游项目工作人员张标斌对记者说,尽管这些在河床上的“石洞”,大小不一,小的直径20厘米,大的直径超300厘米,里面都装满了水,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窝口小、里边大、底部较平,而且“石洞”口和内壁等都非常光滑,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且最大的“石洞”深不可测,长3米的树枝用力往下伸半天都浮不上来。
据来此进行旅游项目考察的有关专家透露:“江河滩边形成的‘石洞’群,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水流长期冲击所形成,另一种可能是古冰川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新田村龙头沟裸露河床上发现的“石洞”群,窝壁光滑,具有古冰川遗迹冰臼群“口小、肚大、底平”等特征。
记者从宁化县济村乡旅游项目开发小组了解到,目前当地旅游部门正准备对冰臼群进行清理和保护,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将其打造成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
冰臼名词解释
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滴水穿石的方式,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臼是2010年在北京发现的白龙潭冰臼。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冰臼是冰川的直接产物。两三百万年前在巨厚冰层覆盖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深坑,这些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称为冰臼。
(责任编辑:梧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