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毛门”刚刚以道歉结束,“录音门”又浮出水面,医患关系的紧张被推上高点。
“八毛门”刚刚以道歉结束,“录音门”又浮出水面,医患关系的紧张被推上高点。
前者说的是出生刚两天的一宝宝便秘,多项检查后,深圳儿童医院诊断说要动大手术,需约10万元。家长换了一家医院,开了8毛钱的药,孩子症状缓解。可很快,孩子病情加重,到武汉一家医院就诊,诊断结果如前,术后康复,家长向深圳儿童医院致歉。
后者说的是1岁多的男孩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后经历治疗、回家、返院治疗的一系列波折,男孩父亲对医生的一些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全程录音,医生紧张,诊疗时要求家长“步步签字”。
“患者一开始就想到医生要敛财,医生一开始就想到患者要闹事”,医患紧张甚至对立成为社会之痛。
本应同仇敌忾,共同对付疾病的医患双方,竟然先成了仇敌,明战、暗战不断。这绝不正常。正如很多人认为的,这是社会信任缺失结出的恶果,酿出的苦酒。
的确,今天,我们似乎正被“他人即地狱”的气氛笼罩。喝奶粉,里面可能被放了三聚氰胺;端起饭碗,菜里可能有地沟油;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可能被讹赔钱……一桩桩、一件件罗列到一起,似乎给人“四面皆敌”、“天下没好人”之感。
(责任编辑:邹玉玲)
- 相关阅读:
- 11-07
- 强生“双重标准”岂能自说自话
- 11-04
- 少一些“坑爹”才能保证穷人平等
- 11-04
- “加薪哥”是在吁求新公益观念
- 11-03
- 重税治国为什么不可行?
- 11-03
- 难缠是族群分裂后的赤裸表白
- 11-02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在哪儿
- 11-02
- “量产孝子”与道德饥渴症
- 11-01
- 网络,让慈善之举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