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是革命烈士阮啸仙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阮啸仙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领导广州地区的五四运动,同时创建广东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阮啸仙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是早期农民运动的卓越领袖。他是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被誉为审计战线上的一把铁算盘,为中华苏维埃政府赢得了空前廉洁政府的美誉。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尊称他是我党审计工作的始祖。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他围绕预算、决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财政的统一和反贪污浪费等,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审计工作,为人民审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阮啸仙制定了六不准审计工作纪律,即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查和做不精确统计;不准循私用情;不准吃馆子或吃公饭,外出审查一律自带干粮;不准收受被审人员任何物品。这六不准纪律至今仍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制度。 8月5日,9号台风北冕影响河源市,风雨交加中,我们驱车来到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这里目前已经成为游人众多的旅游点。隔一条水流湍急的东江,对面就是我们要寻访的阮啸仙烈士家乡下屯村。在镇政府苏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弃车登船。苏先生在渡船上告诉我们,当年阮啸仙就是从这里横渡东江,走上革命道路的。 志存高远 阮啸仙自小就有远大抱负,以优秀成绩夺得全县唯一名额到省城念书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小村落。1898年8月17日,阮啸仙就出生于这里。 阮啸仙小时候家道中落,父亲靠在村边开个小杂货店维持家计。啸仙到了6岁,阮父为让儿子们日后有出息,聘请私塾先生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啸仙8岁时,入本村学堂上初小,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喜爱。当时啸仙曾在自己的墨砚上刻写了挥笔落下如云烟,意志坚强可敌天的诗句,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 1910年冬,12岁的阮啸仙初小毕业。他想到河源县城读高小,不料家境艰难,父亲再也无力供他上学了。失学以后,阮啸仙开始在家帮父母干农活,晚上自学看书。 1914年春,阮父向人借贷和典当了衣物,终于凑足学费,将阮啸仙送入河源县城三江高等小学读书,阮啸仙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研习,在学校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阮啸仙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学业和思想日趋长进。 1917年冬,阮啸仙从三江高等小学毕业回到家乡,因为家境每况愈下,他未能升上中学继续深造,烦闷的他常常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的东江边徘徊。 正在这时,广东省工艺局附设的工业学校,改名为广东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解放后并入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全省招收200名学生,分配到河源全县只有一个名额。该校不但免收学费,而且供给膳宿,因此报名的人很多。结果,阮啸仙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夺得了这个名额。 1918年3月,阮啸仙走出河源,来到繁华的广州,在广东甲工机械科就读。 五四洪流 阮啸仙组建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开展爱国运动 阮啸仙进入甲工时,正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第二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正陆续传入中国。从阅读《新青年》杂志开始,阮啸仙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熏陶教育。由于家庭境遇和从小接触农村的实际,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他较容易接受马列主义的影响,思想觉悟迅速提高。 从此,阮啸仙一边求学,一边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 五四运动爆发后,广州各校的爱国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其中。长期遭受学校当局封建专制压迫的甲工的学生们,在阮啸仙等一批进步学生的带领下,冲破学校的禁锢,积极投身爱国运动。 阮啸仙当时是甲工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周其鉴、刘尔崧等人成为这场运动的骨干和核心。他们不仅在校内发动师生员工们积极参加运动,而且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宣传和组织群众。他们串联广州教育界和各中小学的师生,召开会议,通电巴黎和会要求归
今年8月17日,是革命烈士阮啸仙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阮啸仙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领导广州地区的“五四”运动,同时创建广东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阮啸仙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是早期农民运动的卓越领袖。他是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被誉为审计战线上的一把“铁算盘”,为中华苏维埃政府赢得了“空前廉洁政府”的美誉。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尊称他是“我党审计工作的始祖”。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他围绕预算、决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财政的统一和反贪污浪费等,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审计工作,为人民审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阮啸仙制定了“六不准”审计工作纪律,即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查和做不精确统计;不准循私用情;不准吃馆子或吃公饭,外出审查一律自带干粮;不准收受被审人员任何物品。这“六不准”纪律至今仍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制度。
8月5日,9号台风“北冕”影响河源市,风雨交加中,我们驱车来到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这里目前已经成为游人众多的旅游点。隔一条水流湍急的东江,对面就是我们要寻访的阮啸仙烈士家乡下屯村。在镇政府苏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弃车登船。苏先生在渡船上告诉我们,当年阮啸仙就是从这里横渡东江,走上革命道路的。
志存高远
阮啸仙自小就有远大抱负,以优秀成绩夺得全县唯一名额到省城念书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小村落。1898年8月17日,阮啸仙就出生于这里。
阮啸仙小时候家道中落,父亲靠在村边开个小杂货店维持家计。啸仙到了6岁,阮父为让儿子们日后有出息,聘请私塾先生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啸仙8岁时,入本村学堂上初小,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喜爱。当时啸仙曾在自己的墨砚上刻写了“挥笔落下如云烟,意志坚强可敌天”的诗句,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
1910年冬,12岁的阮啸仙初小毕业。他想到河源县城读高小,不料家境艰难,父亲再也无力供他上学了。失学以后,阮啸仙开始在家帮父母干农活,晚上自学看书。
1914年春,阮父向人借贷和典当了衣物,终于凑足学费,将阮啸仙送入河源县城三江高等小学读书,阮啸仙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研习,在学校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阮啸仙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学业和思想日趋长进。
1917年冬,阮啸仙从三江高等小学毕业回到家乡,因为家境每况愈下,他未能升上中学继续深造,烦闷的他常常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的东江边徘徊。
正在这时,广东省工艺局附设的工业学校,改名为广东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解放后并入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全省招收200名学生,分配到河源全县只有一个名额。该校不但免收学费,而且供给膳宿,因此报名的人很多。结果,阮啸仙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夺得了这个名额。
1918年3月,阮啸仙走出河源,来到繁华的广州,在广东“甲工”机械科就读。
“五四”洪流
阮啸仙组建“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开展爱国运动
阮啸仙进入“甲工”时,正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第二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正陆续传入中国。从阅读《新青年》杂志开始,阮啸仙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熏陶教育。由于家庭境遇和从小接触农村的实际,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他较容易接受马列主义的影响,思想觉悟迅速提高。
从此,阮啸仙一边求学,一边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
“五四”运动爆发后,广州各校的爱国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其中。长期遭受学校当局封建专制压迫的“甲工”的学生们,在阮啸仙等一批进步学生的带领下,冲破学校的禁锢,积极投身爱国运动。
阮啸仙当时是“甲工”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周其鉴、刘尔崧等人成为这场运动的骨干和核心。他们不仅在校内发动师生员工们积极参加运动,而且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宣传和组织群众。他们串联广州教育界和各中小学的师生,召开会议,通电“巴黎和会”要求归还青岛,反对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组织“调查日本货会”。
在陈独秀等人的引导下,阮啸仙和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一批进步学生,组建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领导“甲工”和其他学校学生,走上街头,劝导市民使用国货,抗议大百货公司贩售日货,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抵制日货为主要内容的运动。
在这场爱国运动中带头“闹事”的学生领袖阮啸仙,被学校当局以“扰乱治安”为名,宣布开除学籍,师生罢课以示抗议,迫使学校收回有关决定。
阮啸仙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1920年秋,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翌年,阮啸仙在广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甲工”学潮
“甲工”成为广州学生运动核心,阮啸仙等被誉为“四大金刚”
1921年春夏之间,阮啸仙和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在“甲工”带领全校学生,掀起一场要求读书,改造工业学校,驱逐校长高仑的学潮。
“甲工”附属于广东省工艺局,校长由局长兼任。历任校长一职都是一些没有工业专门学识和经验的政客官僚担任。高仑任校长以后,利用职权,独裁专横,营私舞弊,任意解雇教职员工。全校学生对高仑十分气愤,多次要求整顿学校,改变“甲工”现状。然而在军阀政客官僚互相包庇的情况下,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阮啸仙并不畏缩,这年4月的一天晚上,在阮啸仙和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主持下,全校学生召开大会,讨论如何改造“甲工”问题。但是,高仑对学生的要求置若罔闻,敷衍了事。
阮啸仙等人以“甲工”学生校友会委员会主任名义,向广州各机关、团体、报社发出通电和传单,请求社会舆论支持,还到省长公署和省教育委员会请愿,揭发高仑的劣行,要求撤换高仑,整顿改造学校。
高仑怀恨在心,暗中派亲信打伤学生,他自己竟然拔剑刺伤学生三人。高仑行凶刺伤学生的暴行,更加激起全校学生的愤怒,大家决心同高仑斗争到底。
阮啸仙和学生会其他负责人,坚定地带领同学们,一方面向广州市法院控告高仑罪行,另一方面又向外散发传单,还邀请各界人士到学校了解情况,将真相公之于众,争取社会上的同情和支持。
在广大学生的坚持和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粤军总司令兼省长陈炯明终于下令,撤换了高仑。
这场斗争,对广州的学生运动起到了促进作用,“甲工”成为全市学生运动的核心,阮啸仙和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被誉为“甲工”的“四大金刚”。阮啸仙在这场斗争中,开始显示出组织领导才能,在广州青年学生中享有较高威望。
1922年9月,阮啸仙从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担任团广东区委书记,全力从事青年运动。
阮啸仙领导的广东青年工作,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很大成绩,在理论上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1923年11月,在党的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委会上,广东青年团的工作,得到了团中央的高度评价:“各地工作,以广东最佳。”
农运领袖
与彭湃创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曾任第三届主任和历届政治教员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阮啸仙和谭平山、刘尔崧、冯菊坡四人代表广东党组织出席了大会。大会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大会以后,阮啸仙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并受共产党的委托,在广州地区协助孙中山做好改组国民党的准备工作,被任命为国民党临时区党部执委会常委。
不久,阮啸仙调任广东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这年冬天,阮啸仙受党的委派,赴花县开展农民运动。
1924年10月19日,花县农民协会暨二区农民协会同时成立。阮啸仙代表省农民协会亲临指导,亲笔在会址书写了“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的对联,并在大会上讲话,反复以“锄头不拿起,世人皆饿死,拿起锄头来,饿死了地主”的话,教育启发农民起来同地主、豪绅斗争。
1925年春,阮啸仙受党组织的委派,赴顺德帮助建立农会。同年10月,农民运动改为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同时设立了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阮啸仙任农委书记。
翌年春,阮啸仙与彭湃创办了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阮啸仙担任主任。在阮啸仙的主持下,农讲所共招收学员120多人。阮啸仙亲自给学员讲授《农民运动问题》等课。他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农讲所教员。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阮啸仙和彭湃等为委员,领导全国农民运动。
从1923年至1926年,阮啸仙主要从事农民运动,他的足迹遍及岭南岭北的广大农村。当年广东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童谣:“阮啸仙,阮啸仙,农民见了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
在长期领导农民运动的斗争中,阮啸仙撰写的《中国农民运动》这部著作,是我党领导下近代中国农民运动的经验总结,指导了当时农民运动。
审计主任
阮啸仙当选首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
大革命失败后,阮啸仙成了南京国民党中央通缉的179名共产党主要干部之一。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阮啸仙坚持从事党的地下斗争。
1933年9至10月间,阮啸仙辗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江西瑞金。
1934年2月3日,阮啸仙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人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
阮啸仙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后,按照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审计条例》,围绕预算、决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财政的统一和反贪污浪费斗争,在预算执行、增收节支、企业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审计工作,通过审计实践为人民审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阮啸仙制定了“六不准”审计工作纪律,即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查和做不精确统计;不准循私用情;不准吃馆子或吃公饭,外出审查一律自带干粮;不准收受被审人员任何物品。这“六不准”纪律至今仍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盛赞阮啸仙是我国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
阮啸仙率领全体审计人员,到中央机关各部委“重点单位”,审查财政预算、开支、决算和计划等“重点问题”。通过审查中央总务厅、财政部、国民经济部等十几个部委3月份的账目,发现中央各部共有工作人员849人,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经费开支过大的情况。阮啸仙将此情况及时地向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详细报告。中央对此很重视,立即裁减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169人,既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接着,阮啸仙又率领全体审计员,审查了国家企业单位经济收入状况。他先后召集中央印刷厂、邮政总局、贸易总局、粮食调运总局等单位负责人开会,严肃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道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的弊端,要求他们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会计制度。
阮啸仙还根据中执委的指示,与中央工农检察部密切配合,组织肃贪“突击队”和清腐“轻骑队”,查处群众揭发的腐败分子。由于依靠群众,监督得力,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县共查处腐败分子7人,其中有县财政部会计科长、区军事部长等;追缴被贪污公款6000多元。这些措施,有力地打击了苏区的贪污腐败现象,弘扬了正气。
前方军事行动频繁,用粮吃紧。为了节省用粮,支援前线,阮啸仙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仍同大家一样,参加苏区每人节省三升米的活动。
当时条件艰苦,经济困难,阮啸仙无法从经济上支援家里。一次,他儿子阮乃纲写信要钱交学费,阮啸仙回信说:“我现在没有钱,连寄信邮票都是借钱买来的。你在家要节俭,一支火柴也来之不易,要经过工人的加工制成。要自己想办法,不要依赖别人。”
在阮啸仙领导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使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执行财经制度以及政府机关作风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在反贪污腐化和反浪费斗争中,不正之风很快得到遏制。中央苏区军民交口称赞苏维埃政府是“空前廉洁的政府”,阮啸仙被誉为审计战线上的一把“铁算盘”。
血洒青山
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阮啸仙是在中央苏区牺牲的级别最高的中华苏维埃政府领导人之一
1934年8月,由于“左”倾错误指挥,中央苏区红军战事屡遭失败,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9月,阮啸仙奉命调中央赣南省委,担任省委书记兼任军区政治委员,一到任他就投入到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集结、实行战略大转移的紧张工作之中。
在赣南苏区军民的支援和掩护下,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组成的野战军8万多人,于10月21日至23日顺利突破了敌军设在安远、信丰间的封锁线,迅速突围西进。
中央主力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后,阮啸仙奉命与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斗争。阮啸仙不顾身患重病,以于都、安远、兴国、信丰等县为中心区域,领导赣南地方军开展游击战争。
翌年1月下旬,阮啸仙与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等人领导的赣南省机关部队,被迫退至于都禾丰地区。至2月中旬初,项英、陈毅、贺昌等率领的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等机关部队,也转到禾丰一带,与阮啸仙等人会合在一起。敌军得悉后,立即派出重兵进行包围封锁,被围的机关部队如不迅速突围出去,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阮啸仙以惊人的毅力部署工作,指挥突围。阮啸仙、蔡会文与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率领赣南省党政机关向赣粤边界方向突围。至信丰牛岭一带时,遭敌军重兵阻击。虽经奋力冲杀,终因山高林密,敌人封锁严密,阮啸仙率领的队伍未能杀破重围,队伍被冲散,伤亡重大。
3月6日,部队在穿越牛岭、畚岭之间的封锁线时,阮啸仙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的陈毅,在惊悉阮啸仙和中央军区总政治部主任贺昌先后牺牲的噩耗后,含痛写下了一首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诗篇《哭阮啸仙、贺昌同志》:
最近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诗中“阮誉传岭表”、“审计呕心血”等句,正是阮啸仙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
恽代英
恽代英,原籍江苏武进,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恽代英从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6年5月被党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干事。1927年1月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7月恽代英奉中央之命赴九江,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28年底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组织部秘书长等职,曾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29年6月在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4月29日被杀害于南京,时年36岁。
高恬波
高恬波,1898年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7岁考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高恬波与阮啸仙建立了真挚的友情,结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24年春,高恬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第一个女党员。这一年,高恬波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成为国民党妇女部长何香凝的得力助手。 同年11月,共青团广东区委妇女支部成立,高恬波任广东妇女支部第一任书记,参加了彭湃主持的广州第一期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高恬波担任救护队队长,带领女救护队员,随军北伐。1929年底,由于叛徒出卖在南昌市被捕,狱中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阮啸仙大事年表
阮啸仙(1898-1935),原名熙朝,字建备,号瑞宗,河源义合下屯村人。
1914年春,就读于私立三江高等小学。
1918年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广州参加“五四”运动,是领导人之一。
1920年下半年,参加与创建广东地区的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春,广东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阮啸仙为该会主要成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广东支部成员之一。
1922年五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团广东区委成立,阮啸仙被选为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秋,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
1923年6月,在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春,阮啸仙与澎湃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该所历届政治教员和第三届主任。
1926年2月,国民党中国农民运动委员会成立,阮啸仙被选为委员。同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成为从事农民运动的先驱。
1927年任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长。
1928年,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
1930年,调到中央宣传部工作。
1931年,被派往中央北方局任组织部长。
1934年2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赣南军区政治委员。
1935年3月5日在江西会昌地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阮啸仙身患重病,坚持指挥战斗。3月6日,在突围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责任编辑:苏红网)
社区热贴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