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农民协会亲题对联 阮啸仙故居建于清朝时期,为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目前存有平房三间,其中一间内有木楼梯的左厢房,是阮啸仙出生的地方。故居斜对面500米处为阮啸仙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一些史料,并保存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 已修缮的阮啸仙故居位于巍巍青山下,洁白的外墙平添了几分庄严肃穆。屋内,黑白分明的阮啸仙遗像挂在大厅墙上。挂在遗像两旁的是阮啸仙当年写的一副对联: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艰苦奋斗是我辈精神。 这副对联让阮啸仙有了坚忍卓绝的美誉。1924年7月,阮啸仙和彭湃从广州兵工厂弄到一批武器,并秘密运到花县帮助农民建立协会,准备开展武装斗争。成立花县农民协会那天,阮啸仙结合会议内容和重点工作,亲自在会场门口编写了这幅对联,此联观点明确,通俗易懂,充分表现了吾人和我辈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英雄本色。此后,农协会员把这幅对联带到四面八方,促进了农民协会的蓬勃发展。 所写著作为研究惠州历史提供翔实佐料 从1923年至1926年,阮啸仙主要精力是从事农民运动,他的足迹遍及岭南岭北的广大农村。他和彭湃、周其鉴、黄学增是闻名广东省内外的四大农头。难怪当年广东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赞扬他的童谣:阮啸仙,阮啸仙,农民见了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 1925年秋,阮啸仙来到惠州指导成立惠阳农民协会。在惠阳工作期间,他深入工农群众之中,进行系统的经济调查。在《惠阳县农民协会成立之经过》一文中,关于惠阳的经济调查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农产品、农民生活和佃农生活,如捐税、借债等。此文在《中国农民》上发表后,对当时的农民运动起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新编的《惠阳县志》为佐证建国前惠阳人民生活的艰苦,就引用了阮啸仙在后来写成的《惠阳经济调查》。阮啸仙通过细致观察,告诉人们当时农民生存的艰难:他们生活非常艰苦,衣服不完,最好的如自耕农亦不过到了过新年的时候,做一件粗的土布衫撑持一下面子。居住多属几百年遗下的秃墙破屋,还有编茅为屋的。至食料则以薯芋为主,每年逢时节或什么喜庆的事,或有三五餐真的米饭作食这些珍贵的文字,为惠州文史专家研究本地历史提供了翔实的佐料。
成立农民协会亲题对联
阮啸仙故居建于清朝时期,为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目前存有平房三间,其中一间内有木楼梯的左厢房,是阮啸仙出生的地方。故居斜对面500米处为阮啸仙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一些史料,并保存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
已修缮的阮啸仙故居位于巍巍青山下,洁白的外墙平添了几分庄严肃穆。屋内,黑白分明的阮啸仙遗像挂在大厅墙上。挂在遗像两旁的是阮啸仙当年写的一副对联: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艰苦奋斗是我辈精神。
这副对联让阮啸仙有了“坚忍卓绝”的美誉。1924年7月,阮啸仙和彭湃从广州兵工厂弄到一批武器,并秘密运到花县帮助农民建立协会,准备开展武装斗争。成立花县农民协会那天,阮啸仙结合会议内容和重点工作,亲自在会场门口编写了这幅对联,此联观点明确,通俗易懂,充分表现了“吾人”和“我辈”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英雄本色。此后,农协会员把这幅对联带到四面八方,促进了农民协会的蓬勃发展。
所写著作为研究惠州历史提供翔实“佐料”
从1923年至1926年,阮啸仙主要精力是从事农民运动,他的足迹遍及岭南岭北的广大农村。他和彭湃、周其鉴、黄学增是闻名广东省内外的“四大农头”。难怪当年广东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赞扬他的童谣:“阮啸仙,阮啸仙,农民见了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
1925年秋,阮啸仙来到惠州指导成立惠阳农民协会。在惠阳工作期间,他深入工农群众之中,进行系统的经济调查。在《惠阳县农民协会成立之经过》一文中,关于惠阳的经济调查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农产品、农民生活和佃农生活,如捐税、借债等。此文在《中国农民》上发表后,对当时的农民运动起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新编的《惠阳县志》为佐证建国前惠阳人民生活的艰苦,就引用了阮啸仙在后来写成的《惠阳经济调查》。阮啸仙通过细致观察,告诉人们当时农民生存的艰难:“他们生活非常艰苦,衣服不完,最好的如自耕农亦不过到了过新年的时候,做一件粗的土布衫撑持一下面子。居住多属几百年遗下的秃墙破屋,还有编茅为屋的。至食料则以薯芋为主,每年逢时节或什么喜庆的事,或有三五餐真的米饭作食……”这些珍贵的文字,为惠州文史专家研究本地历史提供了翔实的“佐料”。 (责任编辑:苏红网)
社区热贴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