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三:鞠躬尽瘁慨而慷

2009-09-01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杨立三(1900年1954年),湖南长沙县人。历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红一方面军军需处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兵站部站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军委总后勤部部长、边区政府财委主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等职。 杨立三长期战斗在后勤和财务领导岗位上,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在苏区的一次次反围剿斗争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为红军筹粮筹款筹弹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前方的军需供应。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几十万人的衣食、医疗和军需要求,杨立三领导后勤部人员搞生产,办厂矿,抓征收,做贸易,建银行,争取外援,厉行节约。在他的筹划下,几十万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创始人,杨立三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1935年8月,红军长征到达毛尔盖之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患肝炎,体质极度虚弱,只好靠同志们用担架轮流抬着走。当时,作为负责运输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领导,杨立三尽管自己身体不是很好,且担负着其他繁重的军需工作,仍坚持要亲自将周恩来抬出草地。 茫茫草地,遍布沼泽,气候恶劣,单人行走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要抬着沉重的担架。杨立三等经过长途跋涉,加之缺衣少食,体质已相当虚弱。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行进在遍是沼泽的草地上,稍不留神就会被泥潭吞没,但他们始终顽强地支撑着,坚决不让周恩来下来走。杨立三双肩磨破了,脖子一歪就钻心地痛,但一直咬着牙,直到走出草地病倒下来。 由于这份诚挚的同志之情,由于杨立三的卓越贡献,当杨立三于1954年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时,国家为他举行了一次超规格的葬礼,周恩来主祭,作了动情的长篇讲话,并亲自为其执绋引棺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
  
  杨立三(1900年—1954年),湖南长沙县人。历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红一方面军军需处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兵站部站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军委总后勤部部长、边区政府财委主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等职。
  杨立三长期战斗在后勤和财务领导岗位上,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在苏区的一次次反“围剿”斗争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为红军筹粮筹款筹弹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前方的军需供应。抗日战争开始后,面对几十万人的衣食、医疗和军需要求,杨立三领导后勤部人员搞生产,办厂矿,抓征收,做贸易,建银行,争取外援,厉行节约。在他的筹划下,几十万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创始人,杨立三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1935年8月,红军长征到达毛尔盖之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患肝炎,体质极度虚弱,只好靠同志们用担架轮流抬着走。当时,作为负责运输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领导,杨立三尽管自己身体不是很好,且担负着其他繁重的军需工作,仍坚持要亲自将周恩来抬出草地。
  茫茫草地,遍布沼泽,气候恶劣,单人行走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要抬着沉重的担架。杨立三等经过长途跋涉,加之缺衣少食,体质已相当虚弱。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行进在遍是沼泽的草地上,稍不留神就会被泥潭吞没,但他们始终顽强地支撑着,坚决不让周恩来下来走。杨立三双肩磨破了,脖子一歪就钻心地痛,但一直咬着牙,直到走出草地病倒下来。
  由于这份诚挚的同志之情,由于杨立三的卓越贡献,当杨立三于1954&年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时,国家为他举行了一次超规格的葬礼,周恩来主祭,作了动情的长篇讲话,并亲自为其执绋引棺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