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中国军队在平津大溃败原因何在(5)

2012-12-06  本文来源于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日本的无端挑衅和步步进逼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国民政府和蒋介石转为决心抗战,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的热情拥护。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使中华民族在抗战的前提下团结起来。

  日军步步紧逼,平津相继失守

  宋哲元返回北平之后发现自己虽然一再妥协退让,而日军仍然步步进逼,了解到第二十九军广大官兵和北平各界人士、青年学生的抗日呼声与支援第二十九军的积极行动。23日晚,参谋次长熊斌从保定到达北平,向宋哲元传达政府的抗战意图。24日,蒋介石致电熊斌,并转宋哲元,指出:日军从22日起,其机械化部队向华北输送,预料一星期内必有大规模行动,务望时刻防备。宋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考虑抗战,但深感作战准备不足,因此一方面令第三十七师停止撤退,令第一三二师在永定河以南集结,令该师独立第二十七旅进入北平担任城防;另一方面电请蒋介石将北上各部暂时稍微后退,以便争取时间完成战备。但为时已晚。日本从东北及朝鲜进入华北的部队已于7月20日前后到达预定的进攻出发地。香月清司决定首先肃清北宁铁路天津到北平间驻守重要车站的中国军队。日军于7月25日借口修理电线,向廊坊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占领廊坊车站。

  26日拂晓,日军以飞机27架次轮番轰炸廊坊守军的兵营。日军增援部队于上午8时到达廊坊,立即在飞机的支援下向守军发起攻击,守军第二二六团第三营与日军展开顽强战斗。至12时,该营向东转移,廊坊被日军完全占领,因而平津之间的交通被切断。

  廊坊战斗后,香月清司于26日11时向参谋本部申请行使武力。参谋本部第一部即通知“中国驻屯军”参谋长:“要坚决予以攻击,上奏等一切责任由参谋本部承担。”接着又指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应废除临命第四OO号,在必要时得以行使武力。”并命令临时航空兵团归“中国驻屯军”直辖。

  26日下午,香月清司向第二十九军发出最后通牒(由日军特务机关长松井面交秦德纯代收)。通牒要求: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将部署在卢沟桥、八宝山部队,撤退到长辛店附近;驻北平城内的部队,撤出北平城,和驻西苑的部队一起,于本月28日中午前,转移到永定河以西地区,然后陆续送往保定方面。“倘若不按上述方案执行……我军不得已只好采取单独行动”。

  日军向第二十九军送出最后通牒之后不久,从天津乘火车到达丰台的步兵第二联队第二大队分乘26辆卡车,从丰台向北平城内开进。下午7时,该部日军乘汽车强行进入广安门。广安门守军第二十九军刘汝珍团的一个连立刻开火阻止,于是两军发生战斗。日军一部已入城,一部被阻于城外,晚10时左右战斗停止下来。27日凌晨2时,已入城的日军按照第二十九军指定的路线到达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未入城的日军退到丰台。

  廊坊、广安门战斗发生以后,宋哲元这才感到日军大举进攻的时刻即将来临,于是于26日下午4时和当日晚间两次电报何应钦转呈蒋介石,报告日军给第二十九军的最后通牒和平津地区的局势,并求政府援助。蒋介石于26日下午9时回复宋哲元:“甲、北平城防立即准备开战,切勿疏失。乙、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丙、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停留片刻。丁、决心大战,照中(正)昨电对沧保与沧石各线从速部署。”27日,蒋介石再次致电宋哲元:“请兄静镇谨守,稳打三日,则倭氛受挫,我军乃易为力。务望严令各部,加深壕沟,固守勿退。中央必星夜兼程,全力增援也。”

  廊坊及广安门战斗后,日本决定增加兵力,扩大战争。日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于27日晨协商后决心动员国内三个师团,并对第二十师团和其他部队进行第二次动员。8时40分,日本内阁在首相官邸召开紧急会议,同意陆军实行动员。9时30分,陆相杉山元上奏天皇批准,于11时50分下令动员。日本陆军第二次紧急动员计划在10天至两周内完成,并决定从8月1日开始输送国内部队至侵华前线,动员的人数约20.9万人,配马5.4万匹。增援华北的有第五、第六和第十师团。还预定将第十一师团派往青岛、第三师团派往上海。

  7月29日,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大纲》,决定把战争扩大到华北地区之外。其要点是:

  以中国驻屯军约四个师团为基干,击溃平津地方的中国军队。应以最低限度的兵力占领平津地区,并策划持久占领;根据情况,以一部分兵力在青岛和上海附近作战。对第三国,应严密警戒,逐步动员必要的兵力,派到满洲。

  日本海军在陆军决定向华北派遣国内师团的同时,也于27日作出《省部关于处理时局及准备的协议》。协议指出:“鉴于今后形势有很大可能导向对华全面作战,因此海军必须进行对华全面作战的准备。”
(责任编辑:陈丽惠)

相关阅读:

平津战役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