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之后的文史专员群体素描
申伯纯的一席话1959年年底,首批33名战犯获得特赦,成为新中国的公民。一年后,他们当中的七人,即溥仪、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杨伯涛、郑庭笈和周振强,被批准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此后,随着战犯的分批特赦,文史专员也逐批增加,共有21人分四批得到任命。除第一批七人外,还有溥杰、范汉杰、罗历戎、李以劻、董益三、沈醉、李佩青、廖耀湘、杜建时、康泽、方靖、黄维、文强、赵子立等人。
这21人中,只有溥仪和溥杰是伪“满洲国”战犯;另外19人均为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当中不乏黄埔出身、位及兵团司令并声名显赫者。后来,经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有三人变更了原身份:沈醉按起义将领对待,李以劻按投降人民对待,杜建时不以战犯对待;原国民党第四兵团司令官赵子立则属于曾被错误关押的起义将领。
上世纪60年代,地处西城区的清顺承郡王府是全国政协机关所在地,文史专员室就设在王府的东跨院。这是一座结构别致的院落,庭内两棵参天古槐更衬出院子的古朴和清幽。1961年3月1日下午,溥仪等七位文史专员来到这里,用当年流行的说法,是“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主管文史工作的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申伯纯在一间会议室接待了他们。申伯纯和专员们一一握手,连连表示欢迎。他对溥仪说:“政协机关办公的这个大院,清朝是顺承王府,后来是张学良公馆。溥仪先生,您从前当皇帝的时候,来过这里吗?”溥仪答道:“我知道有这个王府,但没有来过,那时实际上有许多人在监管着我,没有到处游玩的自由。再说,这里是一个小王府,不大,也没啥好玩的。”申伯纯听后哈哈一笑,随后说:“溥仪先生,从今儿个开始,您就可以天天到这儿上班,为国家出力了。你们被任命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也就是国家的一名工作干部。文史工作在政协是开创性的,才一年多时间,但周恩来主席对此有着十分重要的具体的指示,希望你们在着手工作之前,先就周主席的指示学习、讨论一段时间。你们今后的工作任务有两条:一是写稿,一是看稿。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及时向文史办公室提出,你们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新家。我知道,在座的各位每人都有一本自己的历史,写出来会引人注目,受到欢迎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说,从今天开始,你们是新生活历程正式起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作为的……”
申伯纯的这番话,后来被一一落到实处,现在回顾起来,是颇有前瞻性的。二十年后,即将从人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党德信到政协机关联系工作时,曾路过这个院子,他隔着窗户,看见专员室里“坐着几个身穿深色中山装的老年人,正在伏案审阅资料”。这场景与二十年前恐无二致,而二十年的变化在于,文史专员所取得的成就早已走出这个院子,遍及大江南北、千家万户,不再是刚起步时的“始于足下”了。
大有作为的案头天地
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些文史专员都以另一种身份经历过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现在再去回顾亲历的往事,无论著述还是审稿,他们都不难进入角色。溥杰曾说:“由于我们在旧社会都有特殊的经历,一般说来,都能胜任评阅稿件的工作。至于写自己的回忆录,我们这些人的经历确也可以写出有价值的史料。记得杜聿明写的《淮海战役亲历记》,连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看了都点头称赞写得好。”
(责任编辑:李艺专)
- 相关阅读:
-
国民党将领密会中共高层 为红军长征“让道”之谜
![]() | ![]()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4-24
- 中国空警-200预警机飞赴雅安灾区
- 04-22
- 中国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第二次试
- 04-18
- 最新056级导弹护卫舰首舰30毫米隐
- 04-17
- 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编队进入钓鱼岛
- 04-12
- 中国096型潜艇配巨浪3或可在冰层
- 04-11
- 日本媒体称中国歼31不如F35 技术“
- 04-10
- 中国特种部队正扩张女性行动人员
- 04-09
- 组图: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训练照曝
- 04-07
- 军方披露沈阳军区装甲旅进行实战
- 04-06
- 歼20信息化程度超F22 可实现多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