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发展的沃土和谐的家园 

2011-05-13  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    作者:夏伤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扼两淮而控江汉,襟荆楚而屏中原;东西经济交融,南北文化荟萃。     

  扼两淮而控江汉,

  襟荆楚而屏中原;

  东西经济交融,南北文化荟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豫鄂皖交界,江淮之间,有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它山水相伴,红绿相宜,这就是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称的河南省信阳市。

  信阳现辖浉河、平桥、罗山、潢川、固始、息县、淮滨、光山、商城、新县等8县2区。全市总人口780万人。

  巍巍大别山连绵起伏,滔滔淮河水蜿蜒东流,孕育了信阳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美丽神奇的信阳山水。摄影家说,信阳是一幅画;音乐家说,信阳是一首歌;史学家说,信阳是豫风楚韵;旅游者说,信阳是诗画江南;青少年说,信阳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红色课堂;老一辈革命家说,信阳是一本革命的教科书。

  的确,信阳有一部厚重的历史,有许许多多不能不讲述的故事,有一幅幅瑰丽的山水风光画卷。

  翻开信阳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在商周之际,这里就建立了申、息、弦、黄、蒋、蓼、赖、江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申、息等诸侯国,建申、息、期思等县,属全国建县较早的地方之一。从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上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几千年来,炎黄儿女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当今中国汉族100个大姓中,就有黄、江、孙、曾、谢、蒋、潘、方、白、雷、赖、付、罗等13个姓氏源于信阳市。这些姓氏的后裔遍布东南沿海,遍布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信阳成为客家寻根的地方。

  信阳自然山水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这一方土地可谓英雄辈出。楚国一代名相孙叔敖、三国蜀相费、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宋代史学泰斗司马光、元代“中原硕儒”马祖常、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清末植物学家吴其氵睿等,像一颗颗星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大别山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信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荣誉,铸就了一座丰碑。

  这里是红军的摇篮。从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相继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军等一支支红军主力部队。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红二十五军从信阳罗山的何家冲出发长征,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它为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是红色首府所在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信阳又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所在地。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在今信阳市新县成立,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军委、中共鄂豫皖省委、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总部等鄂豫皖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设在新县县城,使之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飞机在这里起飞。人民军队的第一个航空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在这里建立。

  这里是红色的热土。信阳境内有7个县相继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这里是将军的摇篮。从信阳走出百余位共和国将军,涌现出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万海峰、尤太忠等一批名将。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桥头堡,为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的发展壮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是中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946年6月,从这里举行的“中原突围”,气壮山河;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震惊中外,揭开了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著名的“王大湾”会议在这里召开。在大别山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大别山解放区建设成为巩固的中原前哨阵地,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作战。

  这里还是《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著名革命历史歌曲的诞生地。这两首影响几代人的歌曲从这里唱红了全中国。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和军事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整个革命战争时期,信阳革命老区有100多万人参军参战,30余万人英勇牺牲。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信阳的山川沃野。

  信阳革命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是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地之一。全市革命历史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多达479处,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7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这些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被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就达41处。

  信阳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由于拥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吸引力较强的综合性旅游区而被中央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将军故里、金刚台红军洞群、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等景区、点,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新县还被确立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信阳不仅是一座革命红城,还是一座绿色茶城,是一块红绿相宜的旅游休闲之地。这里气候宜人,山水佳秀,林木葱茏。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79个百分点,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境内拥有面积广阔的国家级与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大量人文景观。大别山风和淮河滔水在这里交融,豫风楚韵在这里交织,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徜徉在红色土地,同时又置身于一个绿色世界。

  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京珠、阿深、沪陕三条高速公路,G106、G107、G312三条国道,纵横交错,贯穿信阳市全境;省道和县乡道路密布如网,四通八达。

  走进信阳红色之旅,我们会被那一处处重要革命历史遗址所承载的辉煌革命历史所震撼,为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而荡气回肠,为信阳红绿相宜的山水风光而流连忘返。

  走进红色首府、将军城,感受新县革命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这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和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殊荣的秀美山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丽家园。“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

  走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避暑胜地鸡公山,感受云中公园盛夏无暑的清凉和“万国建筑博览”的风韵;

  走  进国家级地质公园,攀登大别山在河南省境内的最高峰金刚台,寻觅红军洞,拥抱大别山的绿海林涛,入住疗养胜地汤泉池,洗心濯足温泉宫;走

  进集名山、名瀑、名茶于一身的“五云”“二潭”景区,登临四望山,远眺四望红土地,品茗五云顶上茶;荡

  舟击水南湾湖,那碧波万顷、湖光潋滟、山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那掬手可饮的满湖碧绿会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漫

  步淮河两岸,感受百里水乡渔歌互答的韵致,聆听刘邓大军当年抢渡淮河的故事;亲

  赴何家冲,体验古老银杏树下红军当年出发长征的壮志豪情;净

  心探幽灵山寺、净居寺,寻找千年古刹的神秘……

  信阳的山,与水为伴;信阳的水,与山相依;信阳的红色,与绿色同行。

  信阳还是闻名遐迩的绿茶之乡。“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苏东坡曾赞美道:“淮南茶,义阳第一。”品茗清茶,可佐以大别山的野菜,南湾湖的鱼虾,固始的鸡,潢川的鸭……

  来吧,朋友们,信阳的山,信阳的水,信阳的一处处红色经典,正伸开热情的双臂,欢迎您!

 

(责任编辑:曾丽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