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令重访和顺革命老区

2011-05-13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县委书记郭正义、县长程锡景和我们县里几个人迎门热情地接进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尊贵客人。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和顺指挥马坊堆儿梁战斗,威震敌胆的李德生同志。

  1995年8月11日,一辆白色面包车驶进了和顺县招待所。县委书记郭正义、县长程锡景和我们县里几个人迎门热情地接进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尊贵客人。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和顺指挥马坊堆儿梁战斗,威震敌胆的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同志1916年生于河南省新县,1930年参加红军,戌马一生,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建国后曾任赴朝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1969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李德生离开和顺50多年了,一直想回来看看。这一次他们一行六人,有夫人、女儿、秘书、警卫员及司机,从北京直达和顺,为的是故地重游,看一看自己曾工作和战斗过的马坊堆儿梁和这里的父老乡亲。

  和顺马坊堆儿梁位于和顺、寿阳、昔阳县三县交汇制高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9年1月侵占了和顺县城,1940年夏,日军头子清水利一率部侵占马坊并在堆儿梁建立据点。这个据点不仅控制了和顺西部地区,而且对昔阳、寿阳乃至榆次,也造成极大的威胁。它像一座魔鬼式的小城堡,住在据点内的日军不光强迫当地老百姓送粮、送菜、送女人,还先后吞杀和顺、昔阳、寿阳三县抗日志士和群众2000余人,这是插在和顺驻军太行第二军分区心脏的一把钢刀。

  为了除掉这个心腹之患,30团团长李德生接受了攻克马坊堆儿梁据点的任务。1945年3月,李德生带着6名队员化妆成送菜民夫,在内线策应下,潜入据点侦察。3月4日晚,李团长指挥82人的突袭队伍,冒着鹅毛大雪埋伏到堆儿梁据点外的三孔土窑洞里。次日上午7时,内线人打开城堡大门,突袭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进了据点,一场惨烈的战斗展开,激战近午全歼据点日军。其中击毙30余人,活捉日军小队长铃木等8人,缴获武器、弹药及其它物资无数,我军10人牺牲,2人负伤,据点夷为平地。

  199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上下隆重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李德生同志在这时侯重返战地,标志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伟大的卫国战争的深切怀念和对老区人民的无限惦记。特别是他的战地情、战友情十分感人。他下榻休息了一夜,翌日上午就急匆匆驱车赶到了马坊村。我作为县委副书记,精心组织和全程参与了这次接待及陪同活动。李德生同志腿疾行走受限,上下车都要由秘书和警卫搀扶,要登堆儿梁谈何容易!堆儿梁坐落在村东一架山脊之上,羊肠小道陡的出奇,年轻人徒行恐怕也要冒汗,可李德生同志非要让我们想法子抬他上山。这办法那办法,绞尽脑汁,他自己想出一个用抬杆绑上古式太师椅的绝妙手段。随行人员出于安全考虑,一致反对这种危险的抬坐方式,但大家都不敢明提反对意见。后来他夫人把我拉在一旁嘱咐:“千万不要找太师椅,就说村子里没有这东西。”李德生同志在大家的共同劝说下,只好作罢。但他提出要让夫人和女儿上堆儿梁看看,可见李老对自己曾战斗过的地方寄以多深的情意。李德生的夫人和女儿对上堆儿梁也很有兴趣。于是,我便陪同她们登上当年李德生同志曾战斗过的山头。我又一次和李夫人及其女儿谈叙李德生当年指挥攻克马坊堆儿梁战斗的经过,她们眺望环山,感慨万千,心情激动,热泪盈眶。他女儿用摄像机摄下了堆儿梁的全景,从他女儿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所摄的一幅幅图景倍感珍贵,这是革命老前辈当年浴血奋战的见证。她女儿说,回去要把这些影像制成教育下一代的影集。在李德生同志的提议下,乡村干部为他组织召开了由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李德生同志兴致高涨,把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叫到身边,一一握手问好。他热情地询问老人们家里的生活和生产情况,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问大家有什么困难,老人们都激动地流出了眼泪。他们互相祝愿,度好晚年,健康长寿。李德生和大家共同畅忆当年日军在堆儿梁据点欺凌百姓和攻克堆儿梁据点的战斗,与会者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没完没了。欢乐的笑语声,幸福的鼓掌声,洋溢于座谈会始终。

  临近中午,李德生正要登车回县城,突然来了一个年逾花甲的妇女,嚷着要见李德生首长。这位特殊人物被挡在了院外,这一幕也映入了李德生同志的眼帘。她,何许人也?村干部和公安人员告我:她的丈夫叫宋乃高,是当年堆儿梁据点的“伪人员”,1966年被定为反革命分子,1983年平反纠正,以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老干部对待。宋乃高同志是我党秘密派入堆儿梁据点的地下工作者,敌伪人员的可恶外形给他带来难以洗刷的耻辱和寒心。群众只看见他是小日本的“帮凶”,从不认同他的革命生涯。李德生同志回到县城后急切地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对宋乃高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怜爱。他中午没有睡觉,不到上班时间就把我叫到跟前,十分严肃地提出要县委派车去马坊把宋乃高接来。下午5时,宋乃高同志十分激动地走进了李德生同志的房间。李德生以老首长的深情和共产党人的意愿,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蒙冤几十年的老战友。战友情、战地情,说不完,道不尽。吃饭时让宋乃高坐在他的身侧,休息时让宋乃高睡在他的房间,晚上,李德生同志房间的灯久久未息……

  9月3日,李德生同志一行离开和顺返回北京。

 

(责任编辑:曾丽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