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苏红社区 > 红色视觉 >

歼20原型机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

2012-10-29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近日,网上最新照片显示疑似第三架歼-20战斗机的照片实际上是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2002号歼20战斗机。然而至关主要的是歼20换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作为我军第二种装备机载有源相控雷达的战斗机,歼-20战斗机换装有源相控雷达的意义重大。

歼20战斗机第二架原型机

2002号原型机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前

歼20战斗机第二架原型机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

        近日,网上最新照片显示疑似第三架歼-20战斗机的照片实际上是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2002号歼20战斗机。然而至关主要的是歼20换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作为我军第二种装备机载有源相控雷达的战斗机,歼-20战斗机换装有源相控雷达的意义重大。

        一些军事爱好者,认为歼-20的雷达携带有2000个左右的雷达射频模块,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军F-22A战斗机配备的AN/APG-77雷达。众所周知,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并非刚刚问世,这项技术起源上世纪60年代源起,但到上世纪末才逐步发展成熟达到装机实用的标准。

        F-22A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将有源相控阵雷达装机的战斗机。是否装有AESA雷达,已经成为衡量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好象脉冲多普勒雷达是否装机是衡量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一样。目前,这一技术以美国所掌握得最为成熟。

        在为F-22A战斗机研制AN/APG-77之后,美国又研制出多个型号的AESA雷达,并纷纷基本达到实用阶段。其中,为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配套的AN/APG-79、为F-16E/F配套的AN/APG-80、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配套的AN/APG-81、为F-15C/D型配套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雷达等。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相比第三代战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其作用距离、多目标接战能力、低可拦截度、能耗、可靠性等均有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源自AESA雷达革命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AESA雷达天线上布满了上千块T/R模块(发射/接收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雷达波束扫描方向的改变,不再依靠脉冲多普勒雷达那中改变天线方向的方式,而是通过电磁波相干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馈往各辐射单元电流的相位,就可以改变波束的方向进行扫描,故称为电扫描。

        和现在大量使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比,AESA雷达由于采用数量众多的T/R模块,而且采用电扫描方式,所以波束指向非常灵活、迅速,;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同时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多目标接战能力强,能同时监视、跟踪多个目标;抗干扰性能好。

        另外,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T/R模块失效仍能正常工作。不过,相控阵雷达设备复杂、造价昂贵,且波束扫描范围有限,最大扫描角为90°到120°。 AESA这种新型雷达的使用,必然带来空中作战战术和样式的又一次革命。目前,已经装备了AESA雷达的美国空军正在研究新型的战法。

        此外,相控阵雷达中还有作为早期过渡型的无源相控阵技术。苏联/俄罗斯在机载无源相控阵技术上起步较早,如米格-31早在80年代初就装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更著名的就是印度装备的苏-30MKI所用的“雪豹”雷达,此外“阵风”的雷达也采用了无源相控阵技术。

        区别有源和无源相控阵雷达,主要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一个辐射器,都是一个发射/接收模块,每一个辐射器都自己产生和接收电波。而无源相控阵雷达只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的能量由计算机分配到天线上的每一个辐射器。

        F-22A战斗机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可同时进行多种任务,具有形成不同形状波束的能力。这是过去多普勒雷达根本不敢想象的。和多普勒雷达相比,相控阵雷达具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是射频功率效率高,在有源相控阵天线中,T/R组件紧挨着天线单元;它能边扫描边跟踪,同时跟踪多批目标。

        T/R组件中的功率放大器和天线单元间的损耗及天线单元和T/R组件中的低噪声放大器间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这对提高雷达探测性能的作用是明显的。其次,具有多功能性。由于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的灵活性,使雷达能以时分割的方式实现多功能,可同时跟踪多批目标,一部雷达可以达到几部机械雷达的功能。
(责任编辑:徐科军)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