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刘少奇批评《人民日报》

2011-11-24  本文来源于未知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月25日,报告稿在刘少奇主持的第102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准备提交大会。报告总共4万多字。按照惯例和原定计划,报告须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后,由报告人刘少奇在1月27日的大会上宣读。 1月26日,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对他说:好啊!既然报告已经印发,你就不要念这个稿子了,大家都学习了嘛!你还要讲什么,愿意讲什么,解释什么,就讲嘛!请你根据报告的精神在大会上放开讲一讲。 可是,第二天就要作报告了,怎么来得及写报告呢? 刘少奇还是接下来这个任务:那么,大家继续开会,我先撤了! 毛泽东一挥手:我们也就聋子放炮--散了,现在散会,让少奇同志一个人去继续奋斗吧! 就这样,刘少奇在准备七千人大会书面报告的同时,还要赶写口头讲话稿。刘少奇在大会前经一夜的思考,拟了个讲话提纲。在全体大会开始前,毛泽东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前到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休息室,传看刘少奇拟出的讲话稿提纲。 毛泽东看完一页,就传给下一位政治局常委看,就像接力赛似的一页一页传阅。讲话提纲总共才10多张纸,字又大,很清楚,不一会儿就看完了。政治局常委们对刘少奇的讲话提纲表示同意。 在书面报告里没有说的话,都在即席讲话中说了出来。的的确确对与会者的触动非常之大。 1月27日,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对书面报告作补充说明。 刘少奇的这个即席讲话,直指国内的困难形势及造成这种困难的缺点错误,还有解决的办法。 刘少奇讲话时只带了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 这一点,令与会的代表们有些出乎意料。按照以往的惯例,刘少奇从中共八大开始,在中央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作报告,都是拿着厚厚的一叠稿子念的。 而刘少奇的讲话内容,更出乎他们的意料。以往,报告几乎都是颂扬成就,鼓足干劲的内容。而今天,刘少奇却作了一个主要内容与以往不同的讲话:是以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为主导。 刘少奇的即席讲话,既综合了自己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又吸取了会议期间的一些反映,可以说是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纵横捭阖,如驰骋疆场上的将军一般虎虎有生气,吐出肺腑之言。 刘少奇没有重复书面报告的内容,而是醍醐灌顶,给各路诸侯降温,要他们认识到困难形势,也要他们认识到造成困难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刘少奇实事求是,也敢于提出这样一个论断: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这种困难的形势是怎样出现的呢?为什么没有增产,吃、穿、用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呢?原因在哪里?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条是天灾。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农业和工业减产了。还有一条,就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这两个原因,哪一个是主要的呢?到底天灾是主要原因呢?还是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呢?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加以说明。有些地方的农业和工业减产,主要的原因是天灾。有些地方,减产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去年我回到湖南一个地方去,那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困难。我问农民:你们的困难是由于什么原因?有没有天灾?他们说:天灾有,但是小,产生困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后来我调查了一下。那地方有几个水塘,我问他们:1960年这个水塘干了没有?他们说:没有干,塘里的水没有车干。塘里有水,可见那里天灾的确不是那么严重。就全国总的情况来说,我在书面报告中是这样讲的:我们所以发生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是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工作上和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所引起的。至于某一个省、某一个地区、县究竟怎么样,你们可以根据情况,讨论一下,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 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这句话打中了问题的要害。刘少奇是作了一个表率。 讲话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刘少奇经过充分的调查

  1月25日,报告稿在刘少奇主持的第102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准备提交大会。报告总共4万多字。按照惯例和原定计划,报告须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后,由报告人刘少奇在1月27日的大会上宣读。

  1月26日,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对他说:"好啊!既然报告已经印发,你就不要念这个稿子了,大家都学习了嘛!你还要讲什么,愿意讲什么,解释什么,就讲嘛!请你根据报告的精神在大会上放开讲一讲。"

  可是,第二天就要作报告了,怎么来得及写报告呢?

  刘少奇还是接下来这个任务:"那么,大家继续开会,我先撤了!"

  毛泽东一挥手:"我们也就聋子放炮--散了,现在散会,让少奇同志一个人去继续奋斗吧!"

  就这样,刘少奇在准备七千人大会书面报告的同时,还要赶写口头讲话稿。刘少奇在大会前经一夜的思考,拟了个讲话提纲。在全体大会开始前,毛泽东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前到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休息室,传看刘少奇拟出的讲话稿提纲。

  毛泽东看完一页,就传给下一位政治局常委看,就像接力赛似的一页一页传阅。讲话提纲总共才10多张纸,字又大,很清楚,不一会儿就看完了。政治局常委们对刘少奇的讲话提纲表示同意。

  在书面报告里没有说的话,都在即席讲话中说了出来。的的确确对与会者的触动非常之大。

  1月27日,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对书面报告作补充说明。

  刘少奇的这个即席讲话,直指国内的困难形势及造成这种困难的缺点错误,还有解决的办法。

  刘少奇讲话时只带了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

  这一点,令与会的代表们有些出乎意料。按照以往的惯例,刘少奇从中共八大开始,在中央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作报告,都是拿着厚厚的一叠稿子念的。

  而刘少奇的讲话内容,更出乎他们的意料。以往,报告几乎都是颂扬成就,鼓足干劲的内容。而今天,刘少奇却作了一个主要内容与以往不同的讲话:是以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为主导。

  刘少奇的即席讲话,既综合了自己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又吸取了会议期间的一些反映,可以说是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纵横捭阖,如驰骋疆场上的将军一般虎虎有生气,吐出肺腑之言。

  刘少奇没有重复书面报告的内容,而是"醍醐灌顶",给各路诸侯"降温",要他们认识到困难形势,也要他们认识到造成困难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刘少奇实事求是,也敢于提出这样一个论断:"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这种困难的形势是怎样出现的呢?为什么没有增产,吃、穿、用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呢?原因在哪里?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条是天灾。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农业和工业减产了。还有一条,就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这两个原因,哪一个是主要的呢?到底天灾是主要原因呢?还是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呢?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加以说明。有些地方的农业和工业减产,主要的原因是天灾。有些地方,减产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去年我回到湖南一个地方去,那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困难。我问农民:你们的困难是由于什么原因?有没有天灾?他们说:天灾有,但是小,产生困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后来我调查了一下。那地方有几个水塘,我问他们:1960年这个水塘干了没有?他们说:没有干,塘里的水没有车干。塘里有水,可见那里天灾的确不是那么严重。就全国总的情况来说,我在书面报告中是这样讲的:我们所以发生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是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工作上和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所引起的。至于某一个省、某一个地区、县究竟怎么样,你们可以根据情况,讨论一下,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


  "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这句话打中了问题的要害。刘少奇是作了一个表率。

  讲话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刘少奇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得来的,都是掷地有声的大实话。

  代表们屏息静听,全场鸦雀无声,大礼堂只响彻着刘少奇一个人的声音。

  代表们完全被刘少奇的讲话所吸引,忘记了做记录:因为这是不同于书面报告的讲话。

  后来,毛泽东批评刘少奇的这个讲话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是农民的语言。"

  刘少奇提出了在书面报告上没有讲明确的成绩与缺点错误的比例关系,突破了传统的成绩和缺点错误的比例关系,来了个"三七开":

  总的讲,是不是可以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缺点和错误。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呢?书面报告上是没有这样讲的,那里只说成绩是第一位的,缺点、错误是第二位的。到底是多少,比重怎么样,书面报告上没有作判断。

  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一部分地区还可以这样讲。……可是,全国总起来讲,缺点和成绩的关系,就不能说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你不承认,人家就不服。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这个问题,可以由各省委、各地委、各县委,实事求是地讨论一下,作一个初步的判断。

  刘少奇这一讲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对客观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估计,而不是完全被"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比例关系所束缚,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刘少奇所作的估计,着实令与会者有茅塞顿开之感,感觉到思想上固有的疙瘩有所松动,好像解开了。

  但是,刘少奇对缺点错误的认识,还是在肯定"三面红旗"、"大跃进"的基础上作出的,至少,是在对"三面红旗"和"大跃进"初步肯定的基础上作出的。

  "三面红旗"是最后的界限,不能越雷池一步的。

  因此,归结到造成困难的原因方面,也不可能认识得更深一层,而是说:"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的经验还不够。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犯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刘少奇在讲话中的的确确触及到了这一根源,他批评了"大跃进"中出现的"共产风",批评了一些不正确的口号和做法,同时也对"三面红旗"的结论问题留了余地:

  三面红旗。我们现在都不取消,都继续保持,继续为三面红旗而奋斗。现在,有些问题还看得不那么清楚,但是再经过5年、10年以后,我们再来总结经验,那时候就可以更进一步地作出结论。

  让历史来作评判,让实践来说话,应该说,刘少奇的这个态度是非常有历史眼光的,也是实事求是的。

  但是,这同时也是一种存疑的态度,虽然是在一段时间是完全肯定的,但留待以后作结论。

  这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也对与会者的触动很大。

  同时,刘少奇对"大跃进"中出现的错误口号,提出"应该认真地清理一次,使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对这几年来在观念上不清楚的许多问题,弄得更清楚些".

  在这一点上,刘少奇是直言不讳的:

  有一个口号叫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人民日报》用大字标题发表了的。各省的报纸也发表了,因此对许多地方有影响。这个口号是错误的,应该取消。

  有一个时期,《人民日报》曾经反对重视客观条件的观点,把这种观点叫作"条件论",或者叫作"唯条件论",这也是不正确的。那种完全否定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主义是错误的,但是不能否定重视条件,不能否定重视客观条件。要做好一切事情,都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当然,刘少奇的讲话完全符合毛泽东的口味吗?他的讲话中对"三面红旗"、"大跃进"的存疑,对"左"和右的批评,对"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老比例的否定,对人民公社、供给制、公共食堂的"一哄而起"的批评,对庐山会议后大反右倾而没有能够继续纠"左"的遗憾和批评,是否会危及到毛泽东的崇高威望?
 

  刘少奇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引起了大多数与会者的共鸣,也是与会者多年以来不敢启齿的难题:不能打击群众的积极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从而面对客观现实,还要硬着头皮"大干快上".

  症结就是对"左"和右的方向上,都怕犯右的错误,因而"宁'左'勿右",因而不断向"左",再向"左".

  是"左"还是右?这是大多数党员干部不敢,没有勇气触及和回答的思想疙瘩,多年来的风浪,使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左".

  这一点,刘少奇也是直言不讳的:

  还有一种"左"比右好的说法。有的同志说,犯"左"倾错误是方法问题,犯右倾错误是立场问题。我看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右不比"左"好。"左"也不比右好。这里所说的"左"是引号里面的"左"."左"有方法问题,也有立场问题;右有立场问题,也有方法问题。我们是"左"派,是革命派,但不是引号里面的"左"派。我劝告同志们,不要做那个引号里面的"左"派,要做实事求是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真正的左派。只有这样的左派,才会是朝气蓬勃的、真有干劲的左派。不要做那种脱离实际的、脱离群众的、冒里冒失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蛮干的那种加引号的"左"派。……我们在党内的具体斗争中,应该有什么反什么,就是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既没有"左",也没有右,就什么也不要反。这就是说,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党内斗争。

  在刘少奇看来,"左"和右同样都是方向性错误,都是路线性错误,二者都是错误的,不可能存在一者正确,一者错误。

  向"左"和向右的任何偏差,都是不允许的。如果联系到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或高或低,就说是"左"或者右,"这也是不正确的".

  更何况,这往往是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联系到一起的。因此,刘少奇说:"这几年搞了许多运动。这些运动,很多是一哄而起。有些并没有正式的文件,只是从哪里听了点风,听到了一点不确切的消息,就哄起来了。这种方法,是不好的。"

  刘少奇提出,"在进行工作、开展运动的时候,运动要先经过典型试验,然后逐步推广,要有准备、有步骤、有区别、分期分批地进行。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更应该这样。"

  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不足,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刘少奇更深一步地触及到造成如此多的缺点错误的深层原因: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现象。

  刘少奇认为,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与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偏差是有关系的。

  刘少奇的确感觉到了民主集中制在实行过程中的偏差问题。实际上把彭真所讲的"每个人都犯错误"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不仅仅是认识错误本身,更要抓住造成错误的根源问题。

  刘少奇的讲话博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他们由衷地对刘少奇的讲话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一讲话是实事求是的。

  刘少奇在大多数人那里得了满分。

  当然,刘少奇的讲话完全符合毛泽东的口味吗?他的讲话中对"三面红旗"、"大跃进"的存疑,对"左"和右的批评,对"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老比例的否定,对人民公社、供给制、公共食堂的"一哄而起"的批评,对庐山会议后大反右倾而没有能够继续纠"左"的遗憾和批评,是否会危及到毛泽东的崇高威望?

  这些批评和质疑,可以说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毛泽东会这么看吗?不一定。

  后来毛泽东就在"文化大革命"中写了一张"大字报",专门"联系"到了"1962年的右倾".

  "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说得更直白:"七千人大会憋了一口气,直到文化大革命才出了这口气。"

  因此,仍然有一些"聪明"人,自认为"曲高和寡",抓住了刘少奇讲话的"漏洞",揣摩毛泽东的心理,弹出了不和谐的音符。

  这个人就是后来吃"大亏"的林彪。

(责任编辑:曾丽飞)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