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妈妈”邓六金

2012-02-17  本文来源于未知    作者:陈洲杰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邓六金,1911年生,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冬参加革命。先后任乡妇女会主席、区委青年干事。1931年入党,同年调上杭县县委妇女部任巡视员、部长。1932年进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调福建省省委妇女部任巡视员、部长。1934年又进中央党校进修,后随中央红军长征。邓六金说:当时还不能说,我们看见了胜利的希望,但是,周恩来讲话时说的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的信念依然占据着我的心房。我几乎是什么都不想,一心在走路,一心在照料我们的马匹、药品、X光机。走到贵州时,邓六金患了痢疾,一天大便无数次,两天不到,就已经被拖得走不动路了。休养连的一个领导就劝邓六金一个人留下来,准备把她托付给老百姓家里,等好了以后再追部队。邓六金坚定地说:我虽然病得很重了,但是我也不离开队伍,哪怕是死掉,也死在队伍里。 长征结束后,邓六金调中央妇女部工作。1936年10月到庆阳县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次年夏回延安,在中央妇女部当巡视员。1938年上半年进中央党校学习,10月随曾山转入皖南抗日根据地,任中央中南分局妇女部干事。为了干革命,她多次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寄养在老乡家里或是送回老家抚养。1948年大军南下,为了养育烈士遗孤,华东局决定由邓六金和李静一负责筹办一所华东局保育院。当时一没有阿姨,二没有经费,三没有地址,只有100多个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华东局领导的关怀帮助下,邓六金和李静一向政府申请了七八间没收来的地主的房子,把孩子安顿了下来。又从各方面物色、挑选、调来了一批适合做教育、保育、总务工作的保育员和干部。邓六金等人也不放松孩子们的学习,她们把100多个孩子分成幼稚小班、幼稚大班和小学班,请来了教师为小学班开课。但当时没有课本,邓六金等人又组织老师们自己编写课本,曾编写了小学一、二、三册语文、数学、常识课本。就这样,华东保育院办起来了。 华东保育院创办之初,由于大批粮食支援了前线,后方的粮食比较紧缺,上级配给保育院的只有白薯粉。孩子们本来就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光吃白薯粉怎么行啊!看到这种情况,邓六金特别着急,她和其他同志到华东局、华东军区、地方政府四处求援,不光给孩子们争取来了白面、大米、猪肉,还争取来了5头奶牛和4只奶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孩子们脸红了,个儿长高了,不像原来那么瘦弱了。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缺医少药。有一次一个班的孩子全部得了麻疹,有一个小女孩还并发了肺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十分危险。可是找遍整个华东局也没有找到一支青霉素。邓六金当机立断,要了两匹马,带领一位会骑马的护士,连夜从保育院出发,一口气赶了近300公里路,来到济南,在一个教会医院里买到了青霉素。她们又连夜返回保育院,为孩子注射,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邓六金,1911年生,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冬参加革命。先后任乡妇女会主席、区委青年干事。1931年入党,同年调上杭县县委妇女部任巡视员、部长。1932年进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调福建省省委妇女部任巡视员、部长。1934年又进中央党校进修,后随中央红军长征。邓六金说:“当时还不能说,我们看见了胜利的希望,但是,周恩来讲话时说的‘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的信念依然占据着我的心房。我几乎是什么都不想,一心在走路,一心在照料我们的马匹、药品、X光机。”走到贵州时,邓六金患了痢疾,一天大便无数次,两天不到,就已经被拖得走不动路了。休养连的一个领导就劝邓六金一个人留下来,准备把她托付给老百姓家里,等好了以后再追部队。邓六金坚定地说:“我虽然病得很重了,但是我也不离开队伍,哪怕是死掉,也死在队伍里。”

  长征结束后,邓六金调中央妇女部工作。1936年10月到庆阳县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次年夏回延安,在中央妇女部当巡视员。1938年上半年进中央党校学习,10月随曾山转入皖南抗日根据地,任中央中南分局妇女部干事。为了干革命,她多次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寄养在老乡家里或是送回老家抚养。1948年大军南下,为了养育烈士遗孤,华东局决定由邓六金和李静一负责筹办一所华东局保育院。当时一没有阿姨,二没有经费,三没有地址,只有100多个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华东局领导的关怀帮助下,邓六金和李静一向政府申请了七八间没收来的地主的房子,把孩子安顿了下来。又从各方面物色、挑选、调来了一批适合做教育、保育、总务工作的保育员和干部。邓六金等人也不放松孩子们的学习,她们把100多个孩子分成幼稚小班、幼稚大班和小学班,请来了教师为小学班开课。但当时没有课本,邓六金等人又组织老师们自己编写课本,曾编写了小学一、二、三册语文、数学、常识课本。就这样,华东保育院办起来了。

  华东保育院创办之初,由于大批粮食支援了前线,后方的粮食比较紧缺,上级配给保育院的只有白薯粉。孩子们本来就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光吃白薯粉怎么行啊!看到这种情况,邓六金特别着急,她和其他同志到华东局、华东军区、地方政府四处求援,不光给孩子们争取来了白面、大米、猪肉,还争取来了5头奶牛和4只奶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孩子们脸红了,个儿长高了,不像原来那么瘦弱了。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缺医少药。有一次一个班的孩子全部得了麻疹,有一个小女孩还并发了肺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十分危险。可是找遍整个华东局也没有找到一支青霉素。邓六金当机立断,要了两匹马,带领一位会骑马的护士,连夜从保育院出发,一口气赶了近300公里路,来到济南,在一个教会医院里买到了青霉素。她们又连夜返回保育院,为孩子注射,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责任编辑:陈洲杰)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