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在湘西八一”南昌起义前后

2009-09-21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贺龙在湘西八一”南昌起义前后,贺龙两度转战湘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创建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贺龙两度转战湘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创建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贺龙出生于湘西桑县城北12.5公里的洪家关的一户贫穷农民家庭,从小饱受饥寒之苦,因而埋下仇视豪强,反抗压迫的种子。14岁加入骡马帮,行走湘、鄂、川、黔山区。1916年,蔡锷组织反袁护国军,声势浩大,影响遍及全国。20岁的贺龙在家乡组织20多位农民,两把菜刀闹革命,乘夜闯入巴茅溪盐局,刀劈税警队长,缴获15支步枪、2支手枪和9000斤盐。下令把盐统统分给穷人,释放俘虏,拉起队伍走出桑县加入了护国军。1923年,贺龙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讨贼军第一混成旅旅长。不久孙中山下令四川讨贼军改名建国川军,取道湘西北伐,贺部为先遣队,首先由黔入湘。他们奇袭津市,占领澧州,掌握了澧州军政大权。翌年二月,孙中山任命贺龙为建国川军第1师师长,被省委任为澧州镇守使。贺龙这位所作所为与众不同、“无法无天”的州官,理所当然地为官僚、军阀们所不容,后贺龙率部退往黔东。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和推动下,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号召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贺龙积极响应,率部再度由黔入湘,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6师师长兼湘西镇守使。8月部队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师长。

  这时,共产党员周逸群奉北伐军总政治部命令,带领宣传队来到湘西。当贺龙弄清了共产党就是他寻找了多年的“国际党”时,心喜若狂,请宣传队留驻1师,介绍广东方面的情况,要求加入共产党和改造部队。在周逸群的帮助下,贺龙对党的认识逐步加深,部队开办政治讲习所,战斗力得到加强。不久,出师北伐,重占澧州,挺进鄂西,占领公安,肃清荆江南岸之敌。不久攻克宜昌,进击武汉,取得俘获敌两个师的赫赫战果,成为北伐中的左派名将。并晋升为20军军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政变。在革命和反革命生死搏斗的紧要关头,贺龙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武汉革命政府一边,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7月的武汉,局势进一步恶化,在腥风血雨中,贺龙这位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高级将领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不仅全力保护20军中的共产党员,还无所畏惧地收留了大批从别的部队逃出或被“遣散”出来的共产党员、进步青年。他召集连以上军官分析时局,指出摆在面前的路有3条:一条是把队伍解散,回老家去;一条是跟着蒋介石去干反革命,屠杀工农兄弟;一条是跟着共产党干到底。他斩钉截铁地说:“第一条路是自杀的路,第二条路是反革命的路,绝对不能走,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走这样的路。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

  经过紧张的准备,8月1日凌晨2点,在党的前委和周恩来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北伐军3万多人武装起义,勇敢地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拉开了威武雄壮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序幕。

  对于南昌起义的失败,贺龙是极不甘心的。正当中央红军举行伟大战略转移———长征之际,一杆鲜红的革命大旗劲舞在湘西的茫茫群山之中。她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长江南岸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1934年10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印江会师后挺进湘西,经过大小10余次战斗,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红色区域逐渐扩大,为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中心起初在湘西北永顺塔卧,后牵龙山茨岩圹。即时传达贯彻中央“遵义会议”精神,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革命路线,红二、六军团由弱到强。至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革命活动涉及湘鄂川黔边31个县市,苏区群众达200多万人。红军从创建初期不足4000人,发展到6个师17个团2万多人,粉碎了蒋介石纠集湘鄂川国军主力87个团约30万之众对湘鄂川黔的大规模“围剿”,有力地配合、策应了中央红军的行动。

  当我们叙说“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时,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当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南昌发动的这次标志着我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的著名起义,其骨干力量主要是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而在贺龙领导的这支一万余人的队伍中,竟有3000人是湘西子弟。当年贺龙从湘西“永、保、大、龙、桑”(永指永顺县,保指保靖县,大指大庸县,龙指龙山县,桑指桑植县)带出的这3000子弟兵,许多已经光荣牺牲,有的血洒南昌城头,他们以钢铁之躯,为新生的人民军队奠基,他们是真正的人民革命武装的先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贺龙带到南昌参加起义的3000子弟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贺龙的宗室亲朋。在北伐革命到红军长征胜利这段时间,一一数去,清一色的贺姓英烈多达89人。在贺龙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战争生涯中,他的湘西乡亲、故里亲朋、宗室族人,之所以在明知跟着他有风险,有牺牲,明知会抛头颅洒热血,却依然一往无前,除了反抗压迫,追求解放的伟大理想之外,主要是受贺龙这种投身革命的坚定情怀和磊落品格所感染。所以,当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一度陷于低潮时,党中央再次派他到湘西,靠人民支持,贺龙很快建立起独撑一方的红三军,即红二军团。正是这支队伍与红六军团一起,转战湘鄂西,牵制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大部兵力,有力配合、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责任编辑:林斌)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