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收藏 >

收藏一抹红色守护一段历史

2012-03-08  本文来源于齐鲁晚报    作者:齐鲁晚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记者发现董西德的藏品大部分都是装在通风并不良好的盒子里,有些藏品已经有了霉斑。虽然这些藏品还面临着众多无法更好地归类和挖掘等困难,但董西德相信,随着红色收藏的升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红色收藏感兴趣,愿意去了解这段历史。

  今年41岁的董西德是曹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他的家里就是一个“红色的世界”,这些藏品多是他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他无怨无悔地守护近20年,为的就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中国的历史。

  3月6日,记者来到董西德的家中,这是一处典型的农家小院。走进院子,一块摹刻着毛泽东手书体《沁园春 雪》诗文的屏风映入眼帘,弥漫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走进前厅,简陋的陈设和气派的红色藏品装饰画形成巨大反差,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高悬在前厅正面墙壁上的,是巨幅电影海报“大决战”和“三大战役”,边上是一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剧照,作为一位民警,董西德看重的是那句经典的名言: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也就是这句话,支持、鼓励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为小有名气的“红色收藏家”。

  在董西德专门放藏品的房间里,有一幅近两米的毛泽东纺织品画像,虽然已经被装裱起来,却依旧能透过一个个破损的洞口展现出它的沧桑。此外还有伟人像章、塑像,有各种时期的文献资料,甚至还有电影《闪闪的红星》全部的剧照画报。“小时候哪怕能得到一张都会令人发疯一样地高兴。”董西德激动地说。

  董西德到底收藏了多少藏品,他自己也说不太清楚:“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怎么也要有上万件。”

  废品收购站淘出珍贵藏品

  “我的大部分的藏品都是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多年的‘淘宝’生涯,也让我感受到酸甜和艰辛,每一件藏品都来之不易。”董西德说。他与曹县县城周边20余家废品收购站建立了联系,收购站的老板得到“文物”后,主动给他打电话,朋友们都笑称他“破烂王”。

  十多年来,董西德在废品收购站淘得了一部分珍贵的毛泽东早期著作、“一大”至“十七大”党章、党史文献资料、“开国文献”、“国庆期刊”、毛主席像章、纪念章、电影海报、老日记、“文革”资料、老报纸、毕业证、结婚证、革命军人退伍证明书、入团入党志愿书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最让董西德引以为豪的是,他竟然淘到了一本《毛泽东革命史》。这本珍贵的《毛泽东革命史》为史诺所著,十分罕见。

  记者还看到一本精装酱色硬皮的日记封面上,嵌有《百成日记》四个大字。据介绍,这是一本由当年一位在上海的宁波人记载的新中国诞生前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日记。能够得到这本珍贵的“开国”日记,让酷爱收藏的董西德非常惊喜。这本日记本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日,实属不易。此外,他还收藏有四十多个版本的“红岩”日记。
(责任编辑:梧沐)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