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光芒:才溪的风

2011-05-25  本文来源于未知    作者:唐宝洪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1929年,那蕴蓄着井冈星火的红旗,擎着震荡苍穹和大地的风雷,跃过汀江那滚滚南流的波涛,“直下龙岩上杭”,沸腾了才溪这一方水土。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1929年,那蕴蓄着井冈星火的红旗,擎着震荡苍穹和大地的风雷,跃过汀江那滚滚南流的波涛,“直下龙岩上杭”,沸腾了才溪这一方水土。

  沸腾的才溪,慷慨地将3000多优秀儿女输送进红军的行列,成为扩红模范。在镰刀和铁锤的锻造下,才溪被树为选举运动的模范、生产战线上的模范、支前的模范、优待红军家属的模范,并成为消费合作的模范、文化教育的模范。1933年春,才溪被授予“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同年夏天,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拨专款修建的光荣亭耸立在才溪。岁月峥嵘,一把邪恶而凶残的烈火,把光荣亭焚为一片废墟。在光荣亭诞生70年后的今天,我的目光久久地抚摸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所题写的“光荣亭”墨宝,又久久地触摸着展览室橱窗里那欲说还休的残缺石碑,然后,我深情地眺望1933年的那个初冬……

  一艘木船在经受汀江波浪的亲密而热烈的拥抱后,将身体羸弱且遭受党内“及时和无情的打击”的毛泽东,送到了通往才溪的山路。山路两旁,枫叶火红,却撩不起被强令“赋闲”的毛泽东的诗兴。此番而来,他不是来吟诗填词,也非“赋闲”,而是作深入的社会调查,一来是为总结和推广才溪的典型经验,驳斥污蔑根据地的种种瞎说,二来是为即将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取得第一手的材料。在才溪的十几天时间里,他召开了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还走家串户地口问手写,并亲自到红军公田除草施肥。于是,扩红的山歌、合作社的账簿、选举的公告、代耕队的银犁、支前的锣鼓、夜校的钟声,还有米肉油盐衣……一一进入他的视野,又一一进入他生花的妙笔。

  手捧着那薄薄的《才溪乡调查》小册子,我分明感受到了手中小册子的历史分量。当年,毛泽东强调关心群众生活,强调发展生产。如今,“发展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已成为共识。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会址里,我热烈的目光亲吻着那沉默的桌椅、马灯、茶壶、铅笔等,我幼稚的脚步丈量着领袖与群众的距离。风中,我的耳畔回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才溪,使1933年冬的毛泽东找到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中,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答案。才溪,因了《才溪乡调查》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更是名闻遐迩,在中国革命的史册里占有光荣的一页。

(责任编辑:赖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