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品《“聪明”丈夫》里,男主角与同事一同获得了公司销售状元,为争得唯一一套房产的奖励,男主角制造了“假离婚事件”,最终不仅房子没争到,还受到朋友、初恋女友、妻子的斥责和鄙视。好在主人公最后还是对自己愚蠢的“小聪明”行为有了彻悟,分清了孰轻孰重。作为一个以一映百的小品,这个故事是很多现实现象的缩影:在一些城市申请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许多路子多、权力大的人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获取原本属于收入不高、住房缺乏的公民群体的房产;为方便乘客取报,北京地铁免费报纸派发地点由站内改成了站外,但也因此吸引了大批晨练的老年人、周边的打工者大清早排队取报,一领就是几份十几份,不为阅读,只为当废纸卖得点个人实惠。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小品给出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正直的同事拿到了房子,作假的男主角虽然丢了房子但心灵上受到了教育,真心悔过。但现实中常常不尽如此,很多“不自觉”的人通过作假、“钻空子”得到了实惠,那些老实本分的“自觉者”却受了欺负,甚至开始怀疑继续自觉的必要性,这才是小品背后真正需要我们去认知、去改变的“自觉文化”缺失问题。
“自觉文化”,是指人们自觉遵守明文规定、良序公德的社会风尚,它存在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按时上下班,大到照章纳税,依法服兵役。照理说,我们的教育历来重视纪律、强调规范。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被灌输遵章守则的理念,上课讲话要罚站,男生欺负女生会被训斥,受排斥,等等。讲纪律、懂自觉本应是国人的传统品德,然为何一旦由学校扩至社会便变了样呢?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规则在公民心中吸引力和价值力的高低,与规则对公民行为引导力和约束力的强弱,这还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如何看待利益与规则。心智正常的人都是理性的,“自觉者”、“不自觉者”皆是如此,选择的不同源于这两类人面对规则时怀有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自觉者”,认为人从属于规则,遵守规则是每一个局中人的义务,对这种自我约束价值理念的认同远大于破坏规则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刺激或便捷享受。而“不自觉者”则反之,认为规则服务于人,认为更优越的个人享受或体验理应可以通过破坏从属于人的规则而获得。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孩子心智尚幼,且总能受到来自老师的正面引导,便渐渐习惯了遵守规则,并同时帮助监督其他不遵守规则的孩子。但一旦跨入社会,缺乏持续、体系化的规范和引导,道德和规则的价值观念慢慢淡化,经济利益、个人享受的需求逐渐萌发。这种利己思维在个体间相互影响,内生发酵,在一些不当舆论的鼓动中放松警惕,降低要求。通过耍小聪明获得利益的人被认为是“有想法”,会倒腾,而遵章守规、老实本分的人则被认为是“不开窍”、不上路子。这样的社会氛围一旦蔓延,便容易形成崇尚利益,放弃自觉的社会羊群效应。
第二,规则的设计是否合理、完善。一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规则的调校和引导,规则的失误以至失灵会让文化价值偏离轨道。当前的规则不完善主要包括规则软化和规则漏洞问题,分别对应规则破坏者和“钻空子”者。幼年教育中,天性顽皮的孩子遵守规则,也有惮于被罚站,被训斥的原因,事情本身虽不被鼓励,但却是道出了当前“自觉文化”缺失的重要症结——惩戒措施软化或失效。虽然我们也会从新闻报纸上看到,某地公务员申购经济适用房事件曝光后被集体辞退,但是不仅这样的案例处理方式闻之不多,而且究竟辞退之后是不是风头一过又重新录用我们更是不得而知;面对行人乱穿马路问题,虽然也有些地方通过罚款、轮流站岗等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最终还是由于问题太多、太普遍而失之以滥,疏于管理。规则漏洞针对的则是“钻空子”问题,他们的所作所为未破坏法律,甚至按照规则条文还有理有据,但却不符合公序良俗。例如北京地铁站排队取报事件。这类问题,还需要规则的制定者多试错,多补漏,从规则上减少甚至杜绝这种“打擦边球”的现象。
引导好、维护好“自觉文化”,不仅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更是促进整个社会良性、高效率运转的润滑剂。若是走向了反面,则会“劣币驱逐良币”,容易形成崇权拜利的社会氛围,与我们所尊崇的和谐、互爱的社会文化亦是南辕北辙。
(责任编辑:邹玉玲)
- 相关阅读:
- 07-13
- 政府别在物价面前“熟睡”或“装
- 07-13
- 莫等吃不起猪肉了才想起临时抱佛
- 07-12
- 杨毅:姚明退役后将如何发展
- 07-12
- 从赵忠祥到董卿都念错这个字?
- 07-11
- 李咏妻子出任春晚总导演为何引热
- 07-10
- 富二代女为何残忍撞死亲生母亲?
- 07-09
- 美媒称姚明退役到底是真是假?
- 07-09
- 北大教授为何总爱发“奇谈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