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华慈善总会称今后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慈善将有望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该会还计划在四川、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将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京华时报》11月9日)
这一计划显然是要实现“慈善意识从娃娃抓起”,通过将慈善理念作为学生素质评估的约束手段,从而让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接受这种理念并转化为今后甚至终身从事慈善行为的实践。此种理念非常之好,但效果如何大有可商榷的余地。慈善是一种美德,它有是非之辨、善恶之别,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最起码的是非和善恶观,那就会出现“此人之肉,彼人之毒”的现象,即在别人看来是为非作歹的行为,于当事人却浑然不知。因此,包括慈善在内的各种美德,都应作为一种知识,纳入系统的教育范畴。
不过,美德作为一种知识,并没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专门的“善良教师”、“慈善教师”。难道,美德这种知识不需要教授吗?
这样的困惑,先哲早已有之。苏格拉底反复思忖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德重在示范而非传授,“正义若要见证,让人学习,总是身教胜于言传”。当代旅美法学家冯象也曾对苏格拉底这一观点进行过系统阐释,“正义作为道德价值,不但不可能课堂培训专家认证,甚至也无法通过辩论包括司法程序来确保它的完整。是非善恶之辨,是无法仅靠言说或判决就让人信服、遵守而成为生活规范的”。
美德的养成,关键不在于喋喋不休地说教——在“人之初”的阶段,通过教授告知美德的基本标准的确很重要——而是有没有人在不停地示范,借助榜样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一种自觉实践美德的习惯。没有这样的“传帮带”,或许可能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怪象——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德,可总是在不经意间以自己不关心、不实践的行为“助纣为虐”,“小悦悦事件”难道不是例证吗?
(责任编辑:邹玉玲)
- 11-09
- 过着暂时性人生的男人不成熟
- 11-09
- 能否真的“不为文凭而读书”
- 11-08
- 一碗馄饨背后的善良与尊严
- 11-08
- 银川“微博喊话”能否传更远
- 11-07
- 强生“双重标准”岂能自说自话
- 11-04
- 少一些“坑爹”才能保证穷人平等
- 11-04
- “加薪哥”是在吁求新公益观念
- 11-03
- 重税治国为什么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