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寇对发起百团大战的晋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选中马坊建立据点。马坊镇位于晋中和顺、昔阳等六县的中心位置,是河北邢台到山西太原的交通要道,又正处在寿阳、昔阳、和顺三县的交叉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看罢地形,李德生和曾绍山、穰明德反复研究,定下了攻打马坊的作战计划:决定头天深夜潜入据点外的废窑洞隐藏,第二天早晨趁日寇吃饭时,由据点内部我地下人员策应,发起突然袭击。
3月4日下午,突击队开始行动。全团主力部队,在参谋长张振华的带领下,随后策应。傍晚,本来是阴沉的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大。这对部队行动有利。一路急行军,约晚上十点钟,部队到达马坊据点。突击队进入城堡外面废土窑内隐蔽起来。团主力部队也隐蔽行进到据点附近的山沟里集结待命。雪仍在下,敌人毫无察觉。
3月5日拂晓,据点内的伙夫起床做饭了,他像往日一样,穿过院子,将城堡城门的门栓拉开。早晨6点钟,我方人员刘占才从外面进城堡打饭。他推门进去后,又随手将门半掩上,以遮挡哨兵视线。刘占才打饭出来时,正是日寇起床后坐在炕上吃饭的时间,天色刚蒙蒙亮。
按照原定信号,刘占才一出城堡,就将手中饭盆猛摔在墙上,“咣”一声猛响!听到信号,李德生一声令下,参加突击队的2连连长刘德树和2名突击排长各率领一排战士,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据点。突击队冲到门边,将门口的日寇哨兵砍死,接着冲进了旁边日寇哨兵班住的房子。里面的日寇正盘着腿坐在炕上吃饭。他们连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已到了眼前,都呆愣着发懵。突击队进门后,扑向墙边的枪架,将枪支全部控制起来。敌人这才惊醒过来,打着赤脚跳下炕,哇哇乱叫。战士们怀着满腔仇恨,挥舞大刀劈头盖脑地将日寇哨兵班全部砍杀。与此同时,另一突击排已冲上炮楼,杀死哨兵,夺得了重机枪、平射炮,控制了全院的制高点,掉转机枪,就向窜逃的敌人射击。刘德树带一个排迅速占领了电台,将信鸽全部打死打伤,切断敌人同外界的联系。接着,带领战士直扑日寇宿舍,很快占领了西、南、北三个角上的三座地堡。突破城门后,团后续部队也紧跟着冲进去,排长游树山带领一名战士冲进了敌人的弹药库,真是雪中送炭,为突击队补充了足够的弹药。这时,残余的敌人逐渐清醒过来,退到东南角地堡内顽抗。
李德生带着两名侦察员,堵在大门口,指挥部队作战,防止敌人从大门逃跑。这时,他看到攻击东南地堡部队受阻,想起城堡外面有敌人枪眼,可用手榴弹塞进去炸死敌人,就命令一连派一个班转到外面去执行这项任务。果然他们从外面塞进手榴弹将东南角地堡内敌人全部消灭了。
打死30多个鬼子
正当战斗激烈进行时,忽然从院子里窜出一个又高又胖的日寇,手提战刀,朝大门冲来,见李德生堵在门口,便举刀劈来。李德生侧身躲过,顺势抡起战刀,向日寇头上猛劈过去。日寇被砍翻在地,但因为穿着厚厚的毛衣,只被砍伤。李德生用力过猛,战刀也砍弯了,待第二次举刀,日寇已连滚带爬冲出了大门。站在李德生身边的两名侦察员杨郎中、戚恒贵,手起枪响,子弹打在日寇肚子上,他们猛扑上去,将日寇活捉。原来此人就是日寇小队长铃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枪声渐稀,部队边打扫战场,边逐屋进行仔细搜索。侦察员杨立勇看到路边有一块砖头是活动的,他拉开砖头,露出一个洞口,一颗子弹飞了出来,原来下面是能通到城堡外面的一条地道。杨立勇立即往里面塞了七八个手榴弹,炸死几名日寇,还有7名日寇顺着地道跑到城堡外面,全被我军活捉。
战斗从早上7点一直打到下午1点才结束,打死30余名日寇,活捉8个鬼子。除炸毁的武器外,缴获轻重机枪各一挺,平射炮一门,步枪二十多支,炮弹、枪弹90余箱。炸药10余箱,大米60余包及食物、文件、军用品等甚多。
(责任编辑:曾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