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周恩来提倡工间操

2010-11-19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近来,久违的工间操又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参与。其实,早在1954年政务院第205次会议上,周恩来就提出:健康的身体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务院可考虑发个通知,提倡早操和工间操,先在北京的中央各机关试行.随后,政务院发出《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正式规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10分钟做工前操、工间操。当年,全国机关中就有70%的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周恩来提倡工间操,缘于他历来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坚持不懈。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就背井离乡,跟随伯父来到风高雪寒的东北求学。这位胸怀为了中华之崛起伟大志向的南方少年深知,文弱的身体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必须有意识地强健体魄,长大后才能更好地肩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于是无论酷暑严寒,周恩来坚持跑步、踢球、做操、爬山等各项户外活动,体质逐渐得到增强。他曾回忆说:到了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上小学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壮了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1913年夏,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他在如饥似渴地汲取新思想、新知识的同时,更坚定了锻炼身体报效祖国的信念。南开4年中,他坚持每天6点半起床,千米晨跑后,与同学们一起做千人操.他经常参加的球类活动有排球、篮球、乒乓球和足球。他也喜欢田径运动,最擅长的是跳高。据南开的学生刊物《校风》记载:1916年4月,丁二班举行班级运动会,周恩来参加的勇字篮球队和勇字排球队均获冠军。此外,他还获得了跳高第三名。南开时期,为了强身健体,周恩来还拜名扬京津的拳师韩慕侠为师学习拳术,一丝不苟地练习站桩、立体式等基本动作。 周恩来不仅自己注重体育锻炼,还常常动员身边的同学积极参加。1915年2月,南开足球队招新,他写下了《约友入足球队启》。文中对去岁本校与新学书院比赛足球之际,不幸偶一不慎,鹿死他人之手一事甚是懊恼,鉴于友人曾思自荐,又具好身手,诚挚地邀请加入球队,并以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校荣辱,学生均负激昂相劝。这年春天,周恩来又在《与友人预约春假旅行启》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友人学识文章,足可睥睨一世,而于体育一门,则稍有缺憾,建议其利用春假旅行爬山,锻炼身体。1916年暑假,南开中学中专门一年级徐绍琨、四年级张润身两位学生,因劳致疾,不幸夭亡,令周恩来尤为震撼。他在《校风》上大声疾呼:我同学诸君痛悼之余,尚望时深医惕,注重体育,以二君为殷鉴,保千金之躯于永久,则二君为不死矣。 1943年整风期间,45岁的周恩来亲笔写就《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和思想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并概括为七条修身警言,在最后特别提到要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并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然而,从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到紧张奋进的建设时期,忙碌的周恩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继续早年钟爱的多项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一种奢望。他曾回忆自己连做梦都梦到过划船,醒来后无限感慨:这些年有多少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的朋友,爬爬鼓楼,放放风筝。 尽管如此,为了使身体能更好地适应超负荷的工作,周恩来始终坚持几项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他对乒乓球有着特殊的情感,中学时代就打下一定的基础,1939年坠马摔伤右臂后,更是有意识地多打乒乓球,以调理和锻炼右臂功能。长期陪周恩来打球的卫士摸索出一套适合他锻炼的打法:如果总理是开会回来,他精神很好,我除递球任他扣、吊外,一有机会,也回敬他一个硬球;如果是办公中间休息时,我主要是把球供他右手,有时也送中线球,让他稍微挪动一下脚步

  近来,久违的工间操又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参与。其实,早在1954年政务院第205次会议上,周恩来就提出:"健康的身体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务院可考虑发个通知,提倡早操和工间操,先在北京的中央各机关试行".随后,政务院发出《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正式规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10分钟做工前操、工间操。当年,全国机关中就有70%的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周恩来提倡工间操,缘于他历来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坚持不懈。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就背井离乡,跟随伯父来到风高雪寒的东北求学。这位胸怀"为了中华之崛起"伟大志向的南方少年深知,文弱的身体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必须有意识地强健体魄,长大后才能更好地肩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于是无论酷暑严寒,周恩来坚持跑步、踢球、做操、爬山等各项户外活动,体质逐渐得到增强。他曾回忆说:"到了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上小学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壮了……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1913年夏,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他在如饥似渴地汲取新思想、新知识的同时,更坚定了锻炼身体报效祖国的信念。南开4年中,他坚持每天6点半起床,千米晨跑后,与同学们一起做"千人操".他经常参加的球类活动有排球、篮球、乒乓球和足球。他也喜欢田径运动,最擅长的是跳高。据南开的学生刊物《校风》记载:1916年4月,丁二班举行班级运动会,周恩来参加的"勇"字篮球队和"勇"字排球队均获冠军。此外,他还获得了跳高第三名。南开时期,为了强身健体,周恩来还拜名扬京津的拳师韩慕侠为师学习拳术,一丝不苟地练习"站桩"、"立体式"等基本动作。

  周恩来不仅自己注重体育锻炼,还常常动员身边的同学积极参加。1915年2月,南开足球队招新,他写下了《约友入足球队启》。文中对"去岁本校与新学书院比赛足球之际,不幸偶一不慎,鹿死他人之手"一事甚是懊恼,鉴于友人"曾思自荐",又"具好身手",诚挚地邀请"加入球队",并以"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校荣辱,学生均负"激昂相劝。这年春天,周恩来又在《与友人预约春假旅行启》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友人"学识文章,足可睥睨一世,而于体育一门,则稍有缺憾",建议其利用春假旅行爬山,锻炼身体。1916年暑假,南开中学中专门一年级徐绍琨、四年级张润身两位学生,因劳致疾,不幸夭亡,令周恩来尤为震撼。他在《校风》上大声疾呼:"我同学诸君痛悼之余,尚望时深医惕,注重体育,以二君为殷鉴,保千金之躯于永久,则二君为不死矣。"

  1943年整风期间,45岁的周恩来亲笔写就《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和思想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并概括为七条修身警言,在最后特别提到要"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并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然而,从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到紧张奋进的建设时期,忙碌的周恩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继续早年钟爱的多项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一种奢望。他曾回忆自己连做梦都梦到过划船,醒来后无限感慨:"这些年有多少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的朋友,爬爬鼓楼,放放风筝。"

  尽管如此,为了使身体能更好地适应超负荷的工作,周恩来始终坚持几项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他对乒乓球有着特殊的情感,中学时代就打下一定的基础,1939年坠马摔伤右臂后,更是有意识地多打乒乓球,以调理和锻炼右臂功能。长期陪周恩来打球的卫士摸索出一套适合他锻炼的打法:"如果总理是开会回来,他精神很好,我除递球任他扣、吊外,一有机会,也回敬他一个硬球;如果是办公中间休息时,我主要是把球供他右手,有时也送中线球,让他稍微挪动一下脚步,角度一定不能过大,以防摔跤;如果是夜间打乒乓,就要把球供给他最好的位置,使他不用挪步,就可较轻松地调动我左右奔跑。"

  散步是周恩来常年坚持的一种锻炼方式。他在1971年接见防治慢性气管炎的工作代表时,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这项活动的钟爱:"老年人搞一些散步,做一些柔软活动,不能靠药物,要搞一些别的方法,提倡活动。人是高级动物,要动嘛!活动在先主要是呼吸新鲜空气,每天两三次,每次十分钟。人总是要活动的,尽坐着不行,散步也是个办法,锻炼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后来,邓颖超深情地回忆道:"你常常白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在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你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地欣赏它,可以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的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

  周恩来还针对自己长期伏案工作的特点自编了一套保健操,包括头部运动、腰部运动、四肢运动和转体运动,配合协调,节奏分明。他每天坚持一两次。只要没有急事,起床后就先在盥洗室做。这套保健操直到住院期间,周恩来还在病房里做过。

  长期规律的体育锻炼使周恩来保持了较好的身体素质。他在冬季从不穿毛衣、毛裤和棉鞋,上身一般从里到外就是棉毛衫、布衬衣、西服背心和薄的法兰绒呢上衣。下身就是布衬裤,外加一条薄的法兰绒呢裤。只有在零下十几度刮大风或下雪天去机场接送外宾时,偶尔将西服背心换成毛背心,这样就算是增加衣服了。1965年3月,周恩来前往罗马尼亚参加该国领导人乔治乌?德治的葬礼。67岁的他跟随送葬队伍整整五个小时在风雪中徒步数里路,没有穿大衣,没戴帽子,甚至连毛衣毛裤都没穿,居然也没有感冒。卫士长成元功38年后回忆此事仍十分感慨:"这说明他的身体是多么健康呀!"

  周恩来在坚持自身锻炼的同时,更关注全民体育活动。他认为体育锻炼是增强人民体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只要坚持开展体育运动,5年、10年、15年,中国人民的体质就会大大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保卫祖国服务。1954年,他主持政务院会议,批准在全国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规定当时全国统一的体育锻炼项目和考核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潮。1955年全国有230万人照此锻炼。1964年,他又指示将该制度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即今天为人熟知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前身。

  为革命和建设事业锻炼身体,对此周恩来践行了一生,这也是他对民众的殷切期望。今天我们重温周恩来注重体育锻炼的往事,从中仍可引起思考和感悟。

  〔作者朱薇,女,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