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毛泽东本想1950年成立政府为何提前?(3)

2011-06-09  本文来源于搜狐文化    作者:秩名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会谈中,斯大林问刘少奇:“国民党政府实际上已经瘫痪,不复存在,你们打算何时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刘少奇答:“我们打算在1950年1月1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不要太着急,我们当年在瑞金曾成立过中央苏维埃,但因条件不成熟而没起多大作用。”

  毛泽东亲笔给王稼祥写“介绍信”

  10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重要消息:在中苏互相征得同意后,苏联政府已任命罗申为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大使,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任命王稼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第一任大使。同日头版,《人民日报》还刊登了《罗申大使简历》。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此条重要消息。最初,新中国的主流媒体在介绍罗申大使时似乎多少回避了罗申曾经是驻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大使的身份。何也?盖因对方是尊为“老大哥”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主要对象。但不快归不快,中国仍以最饱满的热情和空前的规格欢迎罗申。

  罗申10月4日即由莫斯科乘飞机动身来中国。他怕让别人着了“先鞭”:他从英国驻苏联大使处获知英国可能迅速承认中国,而英国在华又有大使馆留驻,罗申为争取苏联获得第一个呈递国书地位,必须以最快速度赶来。

  10月10日下午,在军乐声中,罗申的专车抵达北京前门车站。周恩来外长和聂荣臻市长、王稼祥大使前往车站欢迎,有三千余名欢迎群众齐集车站外。双方致词毕,罗申大使即由周恩来等陪同走出车站,穿过欢呼的群众行列。

  苏联外交部交际司副司长感慨地向戈宝权表示:“你们欢迎罗申大使的礼节过于隆重,相当于迎接外国元首了。”

  10月11日,罗申大使到达北京后的第2天,《人民日报》特意在第1版发表热情洋溢的社论《欢迎罗申大使》。为一国大使到任而如此“动作”,可谓绝无仅有。紧接着,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又在第1版发表近七百字的新闻特写《记罗申大使呈递国书》,充满感情的笔触,见证了处于蜜月期的中苏关系。

  另一头,王稼祥大使即刻要走马上任了,“要作些什么准备呢?”这可急坏了夫人朱仲丽。“着什么装?”“穿什么鞋?”……只到过一次苏联的朱仲丽对此颇费心思。当时北京没有为出国人员制装的高级服装店,外交部和中央有关部门也无专人管理此事。因没有“先例”,李富春特别发给王稼祥、朱仲丽夫妇“专款”200元,用来购置服装和生活必需品。王稼祥说:“你不要为我买什么了,我的旧西装和大衣还保存在箱子里,就穿现有的出国吧!”为了既节约又不失外交礼仪,朱仲丽煞费苦心。一天出了北京饭店,朱仲丽发现,东长安街南面的场地上(即现在的东单公园)有一大片地摊,琳琅满目的百货用品放在地上,任人挑选。朱仲丽高兴极了,买了3块衣料和其他一些零星物品,准备自己做衣服。王稼祥笑着说:“那好,你就带着衣料到莫斯科自己动手做西服吧!”数年前,年届耄耋的朱仲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还清晰地记得60年前的那一幕:“我自己做宴晚服……那个料子挺漂亮的,穿着谁也看不出来。不像现在这样,外交官出国可以做很多漂漂亮亮、时髦的衣服,从头到脚,还有高跟鞋、丝袜之类。我们那时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人替我们准备。组织上给你一点钱,你自己去买点,就这样……”

  10月20日晚上,周恩来总理前往北京火车站为王稼祥送行。10月21日,《人民日报》还为王稼祥大使赴任苏联发表社论。这两件事在新中国外交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