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景点门票飞速上涨,超出了多数民众的承受能力。从短期来讲,门票涨价的赢方是景区。但从长期来讲,高价门票只会吓跑游客。”黑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旅游经济不是“门票经济”,应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于景区门票过高的问题,王波花费了很长时间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调研,并引用了一组数据:2010年以来,国内多个景区陆续提高了门票价格。云南石林门票从140元调整为175元;山东三孔景区联票由150元涨至185元;山西平遥古城门票由100元上涨到125元。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涨价风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景区门票的暴涨,是一把三刃剑。”王波代表列出了翔实的论据。首先是伤害了游客的消费积极性。过高的景区门票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超出了多数民众的承受能力。其次,损害了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形象。景区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环节,是拉动旅行社、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等其他旅游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景区门票过高,势必会影响旅游目的地游客人数的总体增长,并抑制了游客的其他消费。第三,损害景区自身稳定、良性发展。从短期来讲,门票涨价的赢方是景区。但是游客和旅行社作为景区的消费方,景区的非理性涨价到头来只会吓跑游客与旅行社,丢失了自己的部分市场。
“旅游经济不是‘门票经济’。游客的旅游消费支出除了景区门票之外,涉及住宿、交通以及特色旅游产业消费、娱乐、餐饮、购物等各个方面。”王波遗憾地说,对于大多数景区来说,门票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意味着患上严重的“门票依赖症”,旅游发展进入误区。
“旅游景区应更多着眼于旅游服务产业的开发,而不要把眼睛死盯住门票,杀鸡取卵、急功近利,最终将窒息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王波代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书面建议。建议中提出,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景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要出重拳,通过转变景区治理模式、改革票价听证制度、完善法制建设、改变收入来源等措施,把那些高价的门票拉下来,让祖国的壮丽河山回归为普通百姓看得起的风景,而不是沦为景区经营者或其主管部门自我牟利的道具。
王波建议,对那些资源价值等级较高的公共资源型的景区管理权收归中央,并借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进行治理,逐渐实行低票价甚至零票价,使公众的旅游权益得到保障。而对资源价值次之的景区,则由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权的转让,但必须强化政府的相关职能,如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对门票价格的控制等。
(责任编辑:梧沐)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3-09油菜花盛开的地方
- 03-093月8日:芬芳女人节浪漫男人心
- 02-24第一个到延安的华侨女记者黄薇
- 02-24宽怀慈爱的红军妈妈:邓六金
- 02-24坚忍不拔的革命家: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