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6月中旬,红四军从龙岩、上杭返回新泉休整。此间,毛泽东指示连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张瑞明,要尽快创办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把妇女组织起来学文化、学军事,让妇女在革命斗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7月,连南区革委会就在张家祠创办了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参加夜校学习的妇女越来越多。是年12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到新泉开展政治、军事整训。毛泽东多次到妇女夜校视察。他见学员们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非常满意,又对张瑞明说,“要总结推广,要坚持把夜校办下去!”当年,连南区乡乡创办妇女夜校。全区有150多名青年妇女通过夜校学习,提高觉悟,报名参军。
1930年4月,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学员杨主莲、李开金、张才凤等8位青年妇女,跟随连城赤卫独立四团攻打连城,表现非常突出,个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其中3位血洒战场;2位被捕后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李秋凤和张生凤2人死里逃生、治愈伤痛后又参加游击队,驰骋于连城、上杭、广东大埔各个杀敌战场,人们称赞她们为“八女勇士”。 红四军第二次入闽西在连城新泉休整期间,毛泽东指示连城区革命委员会,要求不仅要使苏区人民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还要使他们在文化上翻身。很快,新泉工农妇女夜校便创办起来,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短短时间里,新泉就发展了18所工农妇女夜校,培养学员700多人。中国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千千万万个妇女翻身解放的道路,使一大批受尽歧视和压迫的妇女从沉重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从此走上革命的征途,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 是闽西苏区第一所劳动妇女业余学校,负责人张瑞明、张育文。第一期招收学员30余人,后不断发展,至1933年已有300多名妇女参加夜校学习。妇女夜校按照“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的方针,改变过去陈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既学文化,又学政治和军事。课本由苏维埃政府组织人员编写。使用的课本有根据学员不同程度编写的《识字课本》、《群众课本》和一些由动物和群众日常用品编成的形象直观的《看图识字》,此外,还开设有军事课,学习一般军事常识,进行军事操练;安排有文娱课,学《国际歌》、《妇女解放歌》等歌曲;有时还配合当时军事政治形势,排练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
“清早起来,做到日落西,风吹雨打有苦谁人知......”这首《妇女解放歌》,在当年红军创办的第一所妇女夜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传唱了近80年。如今仍在许多革命老干部和妇女中流行。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
(责任编辑: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