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北京出发,走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用了将近20天。所有的人物不是在宾馆想出来的,而是在1942年逃荒的路上遇见的。有的是1942年幸存下来的,有的是遇到了他们的灵魂。这是1993年。2011年是第四次启动这个项目。开拍前因为要选景,我跟小刚又去过三趟这些地方。
冯小刚:我们觉得应该采取一个最笨的方法来创作改编剧本,就是不要偷懒,沿着灾民逃荒的路、沿着所有线索发生的地方都去走一遍。只有在路上通过采访,深入不断地了解,你才能知道这个是接近事实真相的。这些不是坐在屋子里可以想出来的。
【一】
诚如冯小刚所言,“只有在路上通过采访,深入不断地了解,才能接近事实真相”。
那么,事实真相究竟怎样?
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让我们一同回溯当时中外记者突破重重封锁所报道的“一九四二”——
比如美国《时代》周刊驻亚洲特派记者白修德,1942年10月发表《十万火急大逃亡》,1943年3月刊载实地考察报道《等待收成》,晚年回忆录中称“在我所有的记忆中,河南大灾荒是最为刻骨铭心的”;
又如重庆《大公报》时任河南战地记者的张高峰,1943年2月1日发表通讯《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社长王芸生次日发表社评《看重庆,念中原!》,旋即《大公报》被勒令停刊3天,张高峰被以“共党嫌疑”逮捕;
再如河南南阳有 “小公报”之誉的民营小报《前锋报》,以惊人胆识于1943年接连发表了10多篇灾区系列通讯和约百篇呼吁救灾的社评、时评,涉及范围更广,报道时间更长,并在当年5月将该系列通讯汇集成册为《豫灾剪影》出版,社长李静之作序称出书目的是“使远方人,后代人,借以明了河南灾情的实相,并替国家保存几片段史料”。
除此,几乎再无新闻记录。
【二】
宋致新的母亲宋映雪今年100岁,对往日记忆最不模糊的,当属“一九四二”。这段她亲身见证的历史,她反复说,说了不知多少遍。
宋致新的兄长赵致真为科普作家、武汉电视台原台长,现今流传国内的美国记者白修德的豫灾报道,均由他翻译成中文。
宋致新,湖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员,她倾尽心力编著的《1942:河南大饥荒》于2005年出版,搜集了白修德、《大公报》、《前锋报》几乎所有相关文章,该书增补版下个月将问世。
(责任编辑:李艺专)
- 相关阅读:
-
还原《一九四二》的历史真相
![]() | ![]()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4-24
- 中国空警-200预警机飞赴雅安灾区
- 04-22
- 中国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第二次试
- 04-18
- 最新056级导弹护卫舰首舰30毫米隐
- 04-17
- 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编队进入钓鱼岛
- 04-12
- 中国096型潜艇配巨浪3或可在冰层
- 04-11
- 日本媒体称中国歼31不如F35 技术“
- 04-10
- 中国特种部队正扩张女性行动人员
- 04-09
- 组图: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训练照曝
- 04-07
- 军方披露沈阳军区装甲旅进行实战
- 04-06
- 歼20信息化程度超F22 可实现多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