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骑行采访,李蕤遇到一名独自蹒跚在大路上的孩童,年仅1岁多,看似刚学会走路,走起来还左摇右摆,哭几声,又慢慢向前走。爹娘呢?谁知道呢?
一路骑行采访,李蕤遇到两个“典型”的瘦子,一个是三四岁的孩子,那张脸“除了多一张干枯的皮之外,着实和骷髅差不多”;另一个是十四五岁的小孩,弱得不能走动,连大便都拉在裤子上,他母亲一边诅咒着“还不快死”一边替他掀起衣服收拾,而那个躯体“简直完全萎缩”,平常人们说的“饿得肋骨一条条地暴着”都实在不足以形容。
一路骑行采访,李蕤遇到一簇黑发。那是尸体掩埋得太浅,许是埋的人没有力气,许是要埋的尸体实在太多,于是那簇黑发就披散在地面上,很长,很密。
那簇黑发,他拂之不去。
【六】
灾从何来?何重至此?
宋致新的观点与白修德接近。宋致新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造成这场特大灾荒的根本原因。”白修德则在回忆录中写道:“战争是首要的肇因。如果不是日本人发动战争,中国人就不会扒开黄河大堤来阻挡他们。这样,也许华北地区的整个生态就不会引起变化了。或许,粮食就能从丰产地区运送过来。和战争同时肆虐的是干旱,这是大自然的罪过。1942年根本没有下雨。”
大旱之后,又遭蝗灾。在宋致新看来,“这可怕的蝗灾,是黄河泛滥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又一灾难”。
另有一项重要原因,宋致新强调:抗战以来,几十万中国抗日军队在河南驻防,而这几十万人吃的粮食,战马吃的草料,以及兵源的补充,全从河南“就地取材”。
自1937年抗战爆发,至1942年河南遭灾,河南省连年缴纳的军粮第一、服兵役第一。
民力、物力、财力均已枯竭。因此,大旱、蝗灾之后,秋粮绝收,一场特大饥荒就爆发了。
兼之铁路在战争中多已瘫痪,“移民”、“移粟”都成问题。因此,河南许多灾民只能坐以待毙。
“1943年3月底,当美国记者白修德向蒋介石陈述灾情时,他还矢口否认、故作惊讶,其实,他对于河南灾情的严重性早已知晓。”宋致新研究认为,1942年八九月河南灾象初呈,蒋介石已从军方得知消息,立即召开了紧急“前方军粮会议”,决定将河南征粮数额减轻。然而,随着冬季来临,灾民死亡率迅速上升。1942年12月,河南省政府分派大员到各县,一面视察灾情,一面督促征粮,有的县长谈到百姓将仅有的一点麦子交军粮后全家自杀时,痛哭失声,向省府大员跪地磕头请求免征。
1943年2月《大公报》发表社评《看重庆,念中原!》,将灾中征粮怒喻为“石壕吏”;当日同一版,该报刊发一条来自河南的中央社新闻,谓“豫省三十一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
“罄其所有”四字,实为字字血泪。
(责任编辑:李艺专)
- 相关阅读:
-
还原《一九四二》的历史真相
蔡元培扫黄 陈独秀中枪 | 周恩来病中致信主席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4-24
- 中国空警-200预警机飞赴雅安灾区
- 04-22
- 中国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第二次试
- 04-18
- 最新056级导弹护卫舰首舰30毫米隐
- 04-17
- 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编队进入钓鱼岛
- 04-12
- 中国096型潜艇配巨浪3或可在冰层
- 04-11
- 日本媒体称中国歼31不如F35 技术“
- 04-10
- 中国特种部队正扩张女性行动人员
- 04-09
- 组图: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训练照曝
- 04-07
- 军方披露沈阳军区装甲旅进行实战
- 04-06
- 歼20信息化程度超F22 可实现多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