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邓建中。生于福建龙岩东肖区龙泉乡泉井村。1916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九中学,曾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后赴日本东京留学,1918年回国。五四运动后,曾于1921年在龙岩参与组织进步青年团体"奇山书社",传播新文化、新思想。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与组织江西崇义县"五一"暴动,随后回龙岩,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中共基层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1928年3月与郭滴人等领导龙岩后田农民起义。4月任中共上杭县委宣传部部长,后到永定参与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农民运动。7月任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闽西红军第7军19师57团党代表。1929年3月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组织农民举行武装暴动,配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入闽作战,并参与领导创建闽西苏区。同年7月主持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闽西特委书记。1930年3月起,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兼闽西红军学校政治委员和红12军政治委员,致力于闽西苏区和红军的建设。1930年10月调任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闽西苏维埃政府经济部部长。先后到闽中、闽东、闽西地区发动与领导农民运动,整顿红军游击队,开展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财政人民委员。主持建立和统一中央苏区的财政制度,制定发展苏区经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返回闽西,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部长兼民运部部长,后任副主席,与张鼎丞、谭震林等领导闽西地区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多次挫败国民党军的"清剿",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
1937年7月代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与闽西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达成该地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协议。1938年3月与张鼎丞、谭震林率领新四军第2支队由闽西开赴皖南后,留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部部长,坚决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协助张云逸等率部向东发展,开创淮南津浦路东和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1940年3月在来安县半塔集组织指挥不足千人的部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韩德勤部8个团的进攻。同年5月参与组建淮南津浦路东人民抗日联防办事处,兼任主任。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第4师政治委员和中共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中共淮北区委员会书记。在1942年冬季反"扫荡"中,与师长彭雪枫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率主力部队跳出日伪军的合围圈,迂回转战33天,取得反日伪军"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后参与指挥山子头等战役。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领导华中解放区的建设,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运动。1945年冬起先后参与组织指挥高邮、苏中、宿北等战役。1947年1月到山东,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参与领导山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同年在渤海地区与张云逸组建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组织军民支援前线。1948年5月调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治委员,参加淮海战役后方支前的组织工作。1949年3月被选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三书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解放中南的重大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主持中南地区的党政军工作,参与领导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的斗争。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曾被选为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2月10日病逝于北京。著有《龙岩被压迫阶级的现状及其出路》(1926)、《福建抗战的基本问题》(1937)、《新四军怎样做政治工作》(1938)、《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合著,1959)等。(蒋伯英)
(责任编辑:曾丽飞)-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