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赣苏区创始人黄道

2010-01-25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黄道原名端章,号一鸣。横峰县姚家垅人,闽浙赣苏区创始人之一。 1907年,入小学。1917年春,肄业于信江中学。1919年,考入南昌二中,与袁玉冰等人建立进步团体鄱阳湖社。1920年12月,更名江西改造社,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1923年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结识李大钊等人,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并任中共北师大支部书记。 1926年在北京三一八惨案中脱险归来,创建横峰支部,组织了横峰县农民协会。北伐军进入江西时,他在南昌工作,参加了八一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到横峰,和方志敏同志一道领导和发起了弋阳暴动,建立了赣东北苏区。1931年党派他到闽北工作,红军北上以后,他在闽北领导了艰苦的游击战争,提出了向敌后挺进,开辟游击区战略方针和化整为零、白皮红心的斗争策略,恢复了闽北游击根据地。1936年6月,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领导闽北、闽东地区的游击斗争。1937年3月,成立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任主席,继续领导闽北游击队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七七事变后,派员与国民党江西、福建地方当局谈判合作抗日事宜。9月,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闽赣边区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同年冬,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东南分局宣传部长。组织抗日团体,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2月,闽北游击队1500余人在铅山石塘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1939年3月,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南昌沦陷后,曾随办事处迁往吉安、上饶,后奉命赴皖南新四军军部,途经铅山县河口镇因病住院。5月23日,被毒害。葬于闽北崇安县长源涧。1950年,迁葬江西上饶市信江河畔。遗著辑为《黄道诗文集》。
  黄道原名端章,号一鸣。横峰县姚家垅人,闽浙赣苏区创始人之一。
  1907年,入小学。1917年春,肄业于信江中学。1919年,考入南昌二中,与袁玉冰等人建立进步团体"鄱阳湖社"。1920年12月,更名"江西改造社",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1923年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结识李大钊等人,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并任中共北师大支部书记。
  1926年在北京"三·一八"惨案中脱险归来,创建横峰支部,组织了横峰县农民协会。北伐军进入江西时,他在南昌工作,参加了"八一"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到横峰,和方志敏同志一道领导和发起了"弋阳暴动",建立了赣东北苏区。1931年党派他到闽北工作,红军北上以后,他在闽北领导了艰苦的游击战争,提出了"向敌后挺进,开辟游击区"战略方针和"化整为零"、"白皮红心"的斗争策略,恢复了闽北游击根据地。1936年6月,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领导闽北、闽东地区的游击斗争。1937年3月,成立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任主席,继续领导闽北游击队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七七"事变后,派员与国民党江西、福建地方当局谈判合作抗日事宜。9月,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闽赣边区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同年冬,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东南分局宣传部长。组织抗日团体,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2月,闽北游击队1500余人在铅山石塘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1939年3月,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南昌沦陷后,曾随办事处迁往吉安、上饶,后奉命赴皖南新四军军部,途经铅山县河口镇因病住院。5月23日,被毒害。葬于闽北崇安县长源涧。1950年,迁葬江西上饶市信江河畔。遗著辑为《黄道诗文集》。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