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年,正当“五月榴花红似火”的时候,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二次入闽,来到了连城县新泉镇。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闽西第一所红色学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办起来了。它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千千万万个妇女翻身解放的道路,使一大批受尽歧视和压迫的妇女从沉重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从此走上革命的征途,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福建省连城县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是在一九二九年创建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1929年6月中旬,红四军从龙岩、上杭返回新泉休整。此间,毛泽东指示连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张瑞明,要尽快创办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把妇女组织起来学文化、学军事,让妇女在革命斗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7月,连南区革委会就在张家祠创办了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参加夜校学习的妇女越来越多。是年12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到新泉开展政治、军事整训。毛泽东多次到妇女夜校视察。他见学员们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非常满意,又对张瑞明说,“要总结推广,要坚持把夜校办下去!”当年,连南区乡乡创办妇女夜校。全区有150多名青年妇女通过夜校学习,提高觉悟,报名参军。1930年4月,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学员杨主莲、李开金、张才凤等8位青年妇女,跟随连城赤卫独立四团攻打连城,表现非常突出,个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其中3位血洒战场;3位被捕后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李秋凤和张生凤2人死里逃生、治愈伤痛后又参加游击队,驰骋于连城、上杭、广东大埔各个杀敌战场,人们称赞她们为“八女勇士”。
一九七0年冬,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导,在当年“工农妇女夜校”旧址,重新办起了夜校。四年多来,这所“工农妇女夜校”不断巩固发展,由原来的一个班发展到十四个班;学员由原来的十八人发展到三百八十多人。学员的政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有七十四名妇女摘掉了文盲帽子,有三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有十二名参加了共青团,有二十二名被选进大队、生产队的领导班子。广大贫下中农赞扬说:“毛泽东思想闪金光,工农妇女上学堂,革命传统代代传,人民江山万年长。”
(责任编辑:周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