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最缺少的是什么?我认为最缺少三样东西:第一,认真精神;第二,公德;第三,法制意识。
去年在一本杂志上读到陈启文先生的一篇随笔《谁能改写历史》,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文章说,兰州有一条黄河第一大桥,是德国人承建的,1909年通车,经历了洪水、凌汛、战争等等无数破坏,1949年解放兰州的时候,桥上木板全部烧毁,钢制件被子弹打得通红。1989年,大桥通车80周年前不久,一艘自重260吨的满载船撞上了桥墩,全兰州都感到了震撼,河水像海啸一般涌上两岸,可大桥安然无恙。维修时人们发现,整座大桥260余万颗螺钉,无一松动。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大桥通车80周年的前几天,兰州政府收到了德国来的一封公函,询问桥的状况,并告知80年的保质期已到,此后他们不再对此桥负责。德国人的这个举动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承建大桥的公司早在1946年就注销了,而且,在这80年中,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都战败了。作者感叹,近年来我国刚建成甚至尚在建设中的大桥倒塌的已经有好几座,例如2011年通车的松花江大桥,设计寿命100年,投资18个亿,当时报道说创造了历史,但通车不到一年就垮塌了,垮塌之后连施工单位都找不到。陈先生问“谁能创造历史”,答案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面前。
再说公德。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热门话题是垃圾,全国许多旅游景点都垃圾成灾。最刺激人们神经的是国庆节早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的垃圾遍地,环卫工人清理出了大约5吨。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和升国旗仪式都具有神圣性,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地方,有如此之多的人扔了如此之多的垃圾,实在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
对于乱扔垃圾的恶习,有论者主张重罚。有一篇文章是这么说的:“有谁听说中国游客敢在新加坡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吗?在这座世界著名的‘被罚出来的花园国家’,吐口痰不仅得乖乖掏银子,还得扫一整天马路。乱丢垃圾,初犯最高罚1000新元,再犯加倍,同时也得当清洁工。”此话有理。不过,现在我脑子里又冒出了新的问题,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人这么多,密密麻麻的,都在扔垃圾,你罚谁去?还是要培养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
说起自觉性,我想起了澳大利亚。我曾在那里工作过几年,没有听说过关于垃圾的罚款法规,也许有,只是没有人注意它议论它罢了。没有人议论是因为它没有成为问题,不像我们今天头疼的这样。那里到处都干干净净,马路总像用水冲洗过的一样。商业中心的地上偶尔也能见到几个烟头,不过,不注意不会发现。我很怀念那里的环境,前不久在一本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回忆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一个自然公园的情况。所谓自然公园,实际上可以说原生态公园,基本上不加修饰,树木倒了就让它就地腐烂,树叶落了也不加清扫,连路都是土路。那几年我天天在里面散步,从来看不到垃圾,连一张纸片、一个烟头都找不到,更不用说花花绿绿的塑料袋了。我曾见过一个中年男子,神情落寞,独自背着一个婴儿在里面散步,我猜测他是那种被妻子抛弃的倒霉蛋,因为澳大利亚有许多男子被有出息的妻子抛弃。这样的人当然是值得同情的。但是,我对这一位却在同情之外加了一层敬意。因为我看到他一路上手里握了一个苹果核,一直到出了公园大门才把它扔到垃圾桶里。我认为他太死心眼,公园里众多的树木落下各式各样的果实,没有人清扫,结果都被蚂蚁之类的小生灵清理得干干净净。苹果核可以自然降解,他完全可以扔在里面,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第三是法制意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法律规章在一些人心中没有神圣性,部分人对此缺乏敬畏感。今年入秋以来,北京频繁地遭遇雾霾天气。科学界已经有结论,雾霾可诱发癌症。可是,每到节假日,二三环以内就不时地可以听到鞭炮声,有的是结婚,有的是企业开张。有一天重度雾霾,机关枪似的鞭炮声照样在小区门外炸响。市政府早有规定,除了春节,平时5环以内禁止燃放鞭炮。可是总有一些人对此置若罔闻。本人住处附近的街道中间,有一处隔离栏杆的缺口,中间安装了4个隔离墩,一条斑马线从中穿过,意思再明白不过,这是为行人准备的,汽车不许通过。但是,上周突然发现有汽车在那里拐弯,一看,4个隔离墩被拆除了3个。今天早上,我发现一个都不剩了。可悲的是,所有这些违法违章的缺德事情都没有人管,听之任之。
公德也好,认真劲儿也好,法制观念也好,都必须综合治理。严管当然是一个方面,自觉性的培养也不可或缺。同时这也与社会的整体氛围有关,如果人们都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把自己当作这个整体的一分子,而公共场所是大家共享的地方,个人没有权力独占或者破坏,那么就自然形成了公共道德或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或公共道德是如何成长的?教育固然必不可少,罚款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公德得以生长发育的土壤。联合国调查了15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发表了一个名为《2013全球幸福指数》的报告。根据这个报告,前十名全球最幸福的国家是丹麦、挪威、瑞士、荷兰、瑞典、加拿大、芬兰、奥地利、冰岛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是富国,人均收入高,都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贫富差距很小,教育免费,医疗有的免费、有的收费很少。这样的现实生活反映到意识形态层面,就是公共意识:国家是国民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一个包括全体国民的经济核算单位,一个放大了的家庭,社会因此而和谐。
同样是欧洲发达国家,公民意识也有很大差别。经济危机以来,南欧国家为增税而吵得一塌糊涂,希腊人上街示威,法国有钱人纷纷外逃,而丹麦人却反对减税。近年来因为出口受阻,丹麦政府推出了减税措施,适当下调了个人和企业的所得税,不料因此民意调查支持率大幅下降。为什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位护士这么说:“我不支持减税,这意味着公共财政收入缩水,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足够的帮助。越是困难时期,有能力的人越应该多做一些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才会强大。”可见在这个护士的心中,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不是互相欺诈争夺,而是互相帮助。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社会被分割成许许多多封闭性小范围,社会秩序主要靠区域自治和宗族管理。那时候,人的活动范围很小,周围的人不是亲属、本家就是乡邻,人们的行为到处受到监督,有谁的行为太出格了,他在乡里就会抬不起头,站不住脚。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人口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地流动,周围大都是陌生人,传统的监督消失了,人性中一些“恶”的念头冒出来,最终体现在某些人的某些行为上。如何尽快消除这些不道德、不守法、不文明的现象?社会制度和设施的建设完善是重要的一方面,与此同时,每一个人也应该自觉地向道德的高地攀爬。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然而,国力的强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一个社会的和谐、凝聚、向上,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富足强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意识,任由这些精神层面的缺失发展泛滥,我们离完全意义上的强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陈翠琴)
- 03-18
- 戴笠逝世前夜在床上向情人透露了
- 03-17
- “动车盒饭”的质疑声能警醒铁路
- 03-14
- 赵本山去哪了”不是八卦问题
- 03-13
- 马方搞乱飞机失踪空域,故意隐瞒
- 03-07
- 关于转基因作物及相关问题的提案
- 03-06
- 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的“分
- 03-05
- 关于全面放开生育,加快形成积极
- 03-04
- 乌克兰变天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