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而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被称为圣诞节或者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由于这两天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词语——“毛诞节”。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一篇题为《毛诞节快乐》(Merry Mao-mas!)的文章称,即将到来的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作为“进入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以来第一个重要纪念日”,“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不会轻易沉默”。
“毛诞节”(Mao-mas)这个英文新词,无疑是媒体与时俱进的产物,它将“圣诞节”(Christmas)一词中的“基督”(Christ)替换成“毛”(Mao)。毋庸讳言,如何看待毛泽东,正如同许多别的话题一样,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中国社会有着越来越多元的解读。
在互联网上,有关毛泽东的争论,在若干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分歧出现的本身,无疑是当下中国言论尺度及舆论环境宽松程度的最有力注脚。平心而论,这应该列入改革红利之一。
其实,仔细检视对立双方的各种表达,可以发现在分歧的表象下,至少有着三个共同点:一、不满于中国的现状;二、热衷于情绪化的极端表达;三、不屑于求同存异。
不满于现状,的确是当下中国的基本国情,本身亦应该是进步的动力。分歧的焦点,不在于对现实的批评,而在于如何改变现状。这是任何一个转型社会的常态,双方如果都能摆事实、讲道理,这种分歧无非就是对于“技术操盘”细节上的不同见解而已。
问题在于,这种分歧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掺杂了过多情绪。任何极端的评判——包括极端赞美和极端诅咒,往往并非针对评判对象本身,而更多是借题发挥。情绪化表达,进而被人为拔高成某种程度的政治原则,这种泛意识形态化的结果,就是对表达者本身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绑架。
求同存异本是现代社会的公共必需品,应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拓张。遗憾的是,在情绪化对立之下,“存异”往往变成“去异”。这或许凸显了一个深层次问题:如何拓展更通畅的表达渠道,一种有事说事的渠道。这种渠道,对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来说,无疑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博弈平台。
值得警惕的是,在所谓分歧的背后,两边或许都有着少数人,希望通过加剧分歧、加深鸿沟而收获更多民意资本和政治利益。除旗号不同,他们有相当广泛的共同点:为批判而批判,甚至为推翻而推翻,从来不需考虑如何解决具体的建设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贴牌代工的“民主”次品,与盗版“社会主义”一样,都是中国的灾难,以前是,以后也是。
所以,莫要让激烈的情绪影响了我们过“毛诞节”,应该尽可能地客观地看待问题。
(责任编辑:林小琼)
- 03-18
- 戴笠逝世前夜在床上向情人透露了
- 03-17
- “动车盒饭”的质疑声能警醒铁路
- 03-14
- 赵本山去哪了”不是八卦问题
- 03-13
- 马方搞乱飞机失踪空域,故意隐瞒
- 03-07
- 关于转基因作物及相关问题的提案
- 03-06
- 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的“分
- 03-05
- 关于全面放开生育,加快形成积极
- 03-04
- 乌克兰变天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