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苏红时评 >

“酒桌的你”:将关注化为普法动力

2011-05-11  本文来源于红网 订阅《红星报》 | 注册苏红网投稿
最近关于醉驾的新闻一直是各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5月1日是醉驾入刑正式施行的日子,十天来,媒体都在“候着”当地首个或首批醉驾入刑案。高晓松,不是醉驾入刑的新法施行来,第一个因醉驾被拘的,却似是名头最大的一个,可算“醉驾被拘的第一名人”吧。

  高晓松被拘了。没错,就是以那首《同桌的你》,打动万千多愁善感的莘莘学子的知名音乐人。可惜,这次不是同书桌而是同酒桌,酒桌之后是酒驾。9日晚,高晓松驾车在京发生交通事故。经酒精检验,已构成醉酒驾车行为,因涉嫌危险驾驶罪,高晓松被北京警方刑拘。

  此事迅即成了热议话题。其实,最近关于醉驾的新闻一直是各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5月1日是醉驾入刑正式施行的日子,十天来,媒体都在“候着”当地首个或首批醉驾入刑案。高晓松,不是醉驾入刑的新法施行来,第一个因醉驾被拘的,却似是名头最大的一个,可算“醉驾被拘的第一名人”吧。

  名人的关注效应,自然不同于一般民众,这是“高晓松醉驾被拘”成为昨日热门话题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至少还有两点重要原因,成为此事被迅速热议的助力。一是此前舆情鼎沸的药家鑫案,二是日前莫少聪等明星的吸毒案。

  这两起风马牛不相及的案子,和高晓松本不该存在关联牵扯的,但药家鑫案一审后,高晓松在微博上放出“狠话”:“朋友问我怎么看药家鑫案?我说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另外鉴于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集体支持药家鑫,今后音乐界将不接受他们,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就是这种崇尚私力救济的“撞死”“补刀”“替天行道”以及封杀一切的暴力论调,引得舆论大哗。

  生活的吊诡,就在于它时常会和你玩一把黑色幽默。在高晓松醉驾之后,编剧六六就翻出这条微博,并说:“我把这条翻出来,给自己也提个醒。遵纪守法,做个不危害社会的普通人。”上述微博中透出的道德高调和暴戾之气,在六六这句质朴之语中,或应该羞惭无地,消解无形。就算如宿醉乍醒时还残存一些“酒气”,在网友此番的“起哄围观”,也该消解殆尽了吧。

  网友在围观中,无声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这还只是第一波舆论关注的动力,而联想到前不久莫少聪吸毒事件,再反观此事之后高晓松朋友的表态,或许能发掘舆论关注的其他动因。前不久,莫少聪获释后复工,其经纪人称“小祸是福”,也曾引来如潮批评。连吸毒被拘这样的“祸”,都能被视为明星增进关注度的“福”,这样的福祸转换,确实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进而也让人忧虑娱乐明星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召力。因为只要还有基本文化耻感,都不应将吸毒这样的违法行为,视作自己演艺事业的“借力点”。

  可惜,高晓松事件中,我们又看到了这眼熟的尴尬一幕。高晓松好友小柯在与其通话后表示:“高晓松反倒觉得这是件好事,可以借此沉淀一下。他说他需要平静下内心。”这里的“借此沉淀”和莫少聪事件的“小祸是福”,何其相似,简直如一母同胞的孪生相。这话也让高晓松事后“对不起,永不酒驾”的承诺显得轻飘飘,如酒后醉话一般。正如他那艺术签名,让人觉得醉驾如此危险的违法犯罪行为,竟也成了可以“沉淀”的“可遇不可求”的艺术事业接力站。

  我们希望关于“沉淀”的表态以及承诺书上的艺术签名,只是醉酒后的不清醒不理性。那么如何给他醒酒呢?或许只有公正的法律裁决,才能担此大任。只有让醉驾者得到应有的严惩,才能警醒当事者,震慑观望者,并让此次备受关注的“明星醉驾案”成为一次公益性的高效的普法盛宴.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龙岩市旅游局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