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网友拍案 >

习近平强调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说明了什么?

2014-02-28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论坛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 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2014年2月28日人民网—人 民日报)

  国家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既存在发展上的竞争,更需要抱团发展、协同推进,从而共同实现国家整体发展。京 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实现京津冀协同发 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 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 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常言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推动区域之间协 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在这方面,京津冀的成功探索,将为全国各地提供样板和示范。当然,协同发展的根本前提首 先必须真正做到心“同”力“协”,绝不能面和心不和,各自固守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既是要 求,更是警醒。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必须去除官本位思想。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很强调地方 利益、区域发展,搞这样那样的地方保护主义甚至“自立为王”,搞“老子天下第一”,不愿意与别人联合、与他地协同,生怕对方超过自己,其根本一点,还是源 于一些地方党政官员特别是一把手官员头脑中的官本位思想,满足于为自己的脸上贴金,为个人的升迁赚取政治资本,其心中根本装的不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 小团体甚至是个人私利。这样的思想不但不利于地方发展,更不利于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坚决予以克服和剔除。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必须确立大中国意识。家 国天下。有国才有家,没有国的强,何来家的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梦,也是整个中国民族的梦,必须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合力共 为、协同发展,才能将这一伟大梦想变成美好现实。推进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的区域协同发展,打破“一亩三 分地”的思维定式,必须确立大中国意识,确立为中华之崛起和腾飞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远大志向,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决策、事情,必须无条件服从、尽全力 完成。区域协同发展既是区域间的联合共进,更是国家战略,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谋划长远,绝不能也不允许搞政策截留、战略错位。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 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统揽一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跨越发展的不二选择。固步自封、搞“一亩三分地”,视兄弟区域为对 手、敌人,是一种短期行为、短视作为,其本身就不利于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优势互 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区域优势资源的互补配置,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 平,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科学持续发展。

  思维一旦形成定式,往往具有顽固性。打破“一亩三 分地”的思维定式,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绝非易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痛下决心、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振兴为重,并切实增 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才能共同谱写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倪洋军)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