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红色旅游工作总结

2014-12-26  本文来源于韶关市旅游局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近几年来,在韶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旅游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加快大开放、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来,在韶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旅游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加快大开放、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一、主要工作总结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强化责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成立了“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财政局、建设局、城管局、国土局、发改局、文广新局、交通局、旅游局、规划局、史志办、扶贫办等二十个部门成为领导小组成员,协调红色旅游开发、保护、建设、管理中各有关部门的权责利关系,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了创建“韶关市红色旅游乡镇”活动。根据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了创建“韶关市红色旅游乡镇”活动,并在现阶段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朱德部队曾经驻扎过的犁市当铺、乐昌黄圃等红色旅游产品,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3、加大对景区环境培育力度。近几年,我市加大了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7年-2013年陆续修复了南雄水口战役遗址,南雄瑶坑、始兴红围、市区五里亭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修建了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并在修复修建好的景区上增添了公共信息标识牌、景区介绍牌、安全警示牌等,进一步完善红色景区内通往各景点的游客标识牌,构筑无障碍旅游区。     
4、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市旅游局多次组织近百名各地旅行社老总、导游等,前往位于市区五里亭的北伐战争纪念馆、粤北省委旧址以及历史陈列馆等红色景点参观考察,编制打造韶关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出版了广东省省委、粤北省委旧址纪念馆等宣传手册、画册等,在《韶关日报》和旅游局网站建立了广东省委机关、粤北省委机关旧址等红色旅游专栏。南雄市以“中央苏区县”和革命祖屋——瑶坑(省委机关办公旧址)为主导,以梅岭红色旅游景区为配套,着力打造一批以红色旅游为亮点的特色产品。同时利用广东旅游节庆等活动设立展台、散发宣传单等,广泛宣扬红色旅游品牌。近年来,在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多次组织广东省委机关、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和红军长征驻扎地龙王潭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宣传和旅游交易会活动。
(二)主要工作重点
 一是全面启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旧址纪念馆”扩建项目。整个项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154563平方米,旧址保护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围墙面积1715.70平方米,修(新)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
1、韶关五里亭省委旧址规划面积44418.7平方米,保护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陈列馆建筑面积1846平方米。
2、南雄瑶坑村省委旧址规划面积60004.1平方米,恢复、保护建筑面积约530平方米。拟建陈列馆500平方米。
3、始兴红围省委旧址规划占地面积约50140.2平方米,保护现存红围平面呈长方形圆角的围墙面积1715.70平方米(面阔27.6米,进深36.9米,残高13.3米),保护交通站旧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拟建陈列馆500平方米。
4、省委旧址陈列馆布展面积约11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5558.29万元,其中土地(征、购)、拆(迁)、安(置)、补偿费用1736.50万元,建设工程费用3323.56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332.04万元,预备费166.18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和市级财政投入。
二是深层次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着力培育“红色文化旅游”。2007年12月,乐昌市斥资300多万元在梅花镇修建了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并做好“红色旅游”的广泛宣传工作。仁化县进一步加大对石塘镇双峰寨的开发力度,完成石塘老街的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促使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相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加大景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
三是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加快旅游市场的拓展。如邀请电视台拍专题片,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与旅行社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通红色旅游之窗,加强信息交流,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红色景区内通往各景点的游客标识牌,构筑无障碍旅游区。
二、工作成效
自2004年发展红色旅游以来,韶关市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培育旅游环境,广泛宣传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旅游景区品质品位不断提高,有2个景点已经加入创A级景区行列。2010年4月12日,中共韶关市委、韶关市人民政府将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和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列为“韶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7月5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旅游局联合评定韶关的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和南雄梅岭旅游景区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
统计显示,10年来,我市红色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达12%,实现门票收入60000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1%;带动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直接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5万人,产业总收入2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1%。无一例投诉,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张雪梅)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