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红色旅游工作总结

2014-12-26  本文来源于抚州市旅游局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我市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我市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积极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扎实推进红色旅游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14〕29号)和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抚发〔2014〕10号)等政策性文件,提出既要进一步巩固和开拓周边已有客源市场,又要扩大抚州旅游在周边客源市场和更大范围的影响,使我市旅游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为明晰,也为我市红色旅游的快递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将近年来我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抚州山水淳美,人文鼎盛,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促进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和快速发展,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抚州的地域美、特色美,是我们不变的决心。
(一)始终坚持巩固红色旅游的重要地位不动摇。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不懈地以发展红色旅游为主线,以红色旅游带动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等绿色休闲旅游的发展,以红促绿、红绿并举,融合发展。从宏观指导、发展规划、基础投入等方面加大领导力度,强力推进红色旅游大发展。我市的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已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黎川、广昌、南丰等县也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的“火车头”作用,带动了整个区域发展,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知名度更加声名远播,这都与我市始终坚持巩固红色旅游的重要地位不动摇是密不可分的。
(二)始终坚持集中力量打造旅游精品的思路不动摇。在充分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市把红色旅游纳入“十二五”旅游规划重点发展内容,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目的就是要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一些红色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在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还编制了红色旅游专项规划,一些重点红色旅游景区还编制了景区控制性详规和建设性详规。黎川县按照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精心编制了《闽赣省苏区小镇详细规划》,以闽赣省委旧址为中心,新建红军广场、烈士纪念塔、改造游客服务中心、街道两旁立面等基础设施,展现出“郁郁葱葱、井然有序、自然亲切、令人仰慕”的苏区小镇风貌。广昌县积极抓住被列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县和全省统一战线开展“同心·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广昌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编制了广昌路上红色产业园、广昌高虎脑苏区红色小镇等项目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广昌路上红色产业园正在启动旅游集散中心、红军长征前夕战役馆、野战营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高虎脑苏区小镇人行道改造绿化、红军医院、红军小学等工程也已基本完工,高虎脑战役烈士纪念园正在开工建设。其他县(区)也都按照集中力量打造精品的思路,抓紧对红色旅游项目进行精品化打造。
(三)始终坚持打造提升红色旅游品牌的举措不动摇。今年6月,我们在上海东方明珠举办了抚州旅游推介会以及抚州旅游精品图片展,其中把红色旅游作为宣传的重头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我们利用向莆铁路开通的契机,加强区域合作,与南昌市旅游局合作,在福建福州、厦门、泉州、莆田、三明等地进行了联合宣传。我们与高铁上唯一的一本旅游杂志《旅游地理》合作,投放了6期抚州旅游形象专题宣传。还与南昌分众传媒公司合作,在南昌1000多栋大型商业楼宇高密集、高频次地投放抚州旅游形象广告。利用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的契机,联合各成员单位举办红色旅游精品图片展,不仅扩大了宣传,而且深化了合作。今年4月份,我市投资240多万元,在昌北机场出机过道投放了九块抚州旅游广告宣传牌,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5月初,我市投资80多万元,在上海东方明珠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抚州旅游图片展,通过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舞台,向国内外宣传推介抚州独具特色的红色人文资源。6月27日,我市还在上海东方明珠景区内举办了抚州旅游推介会,并开通了首列旅游专列进抚州中心城区,进一步掀起上海市民赴抚州旅游的热潮。此外,我市的广昌县在举办国际莲花节期间,充分融入红色旅游元素,展现了莲乡文化的艺术性、乡土性和娱乐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丰县在举办国际蜜桔节期间,对南丰康都会议旧址、赵醒侬公园等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大力宣传,并在《江西旅游》杂志上进行了专题宣传。黎川县利用举办“纪念闽赣省成立80周年”的重大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编写了《闽赣苏区的烽火岁月》、《红色中华之黎川篇》等书籍,扩大了黎川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始终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共融互促的原则不动摇。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抚州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等项目的融合发展,注重用红色精神感染人,用绿色美景留住人,用古色文化陶冶人,使红色、绿色、古色旅游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有效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我市还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形式,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每逢传统节日,尤其是在“清明节”、“五·四”、“七·一”、“八·一”等重大特殊节日期间,都会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干职工和游客到相关纪念馆、景区、景点,现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接受革命教育,如黎川县策划了“献一次鲜花、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看一场画展、听一次报告、过一次组织生活”为主题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广昌县推出了“瞻仰一次红色革命烈士纪念碑、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走一段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等“五个一”旅游产品,让红色旅游有血有肉,让游客常看常新,极大地增强了革命传统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景点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缺乏旅游整体策划和景区规划。目前,我市的红色旅游景点大多存在着多头管理、多级管理的现象,以山体为主的属林业部门管理,而文物类和博物馆、纪念馆类属文化部门管理,烈士陵园类又属民政部门管理,这种多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状况,使得红色旅游要素难以整合,整体功能不能有效发挥,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此外,大多数县(区)没有完全树立把红色旅游做大做强的观念,旅游发展氛围不浓,缺乏旅游整体策划和景区规划,红色旅游开发仅停留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挖掘阶段,投资引导不足,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基础设施配套普遍落后,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力。
(二)资金投入不足,周边环境保护日益堪忧。由于资金缺乏,我市不少革命旧址面临自然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压力,大部分革命旧址只是作了抢救性的加固和临时性的措施,离保护利用的要求距离甚远;多数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及人为管理不善等原因,都濒临倒塌损毁境地,特别是散落各处的红军标语等珍贵历史见证文物,剥落损坏严重,更是岌岌可危。革命旧址周边的环境也日益遭到破坏,不少旧址的周围建起了现代化的建筑。在保护革命旧址本身的同时,保护革命旧址的周边环境,联动开发周边资源,形成对景区的有效支撑,已变得刻不容缓。
(三)旅游资源分散,产品类型单一,且规模普遍偏小,知名度较低。我市旅游资源分散,红色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在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类别下,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项目和内容,缺乏旅游精品和旅游名品,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红色资源的开发存在简单化、程式化等缺点,景点雷同或形式相似,对红色资源的深层魅力和现实价值没有进行深度开发,旅游者在游览此类景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效应,没有有效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政治、经济、文化、休闲”等功能,是典型的“文物旅游”,没有形成“文化旅游”,更没有开发出“体验旅游”。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科学编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准确定位,拓展集约型的区域合作。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必须先制定一个高质量、高水平、操作性强的规划,这是实现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在抓紧对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同时,重点考虑编制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并对全市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明确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整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二是立足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及特色,在找准差距、把握优势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战略模式,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充分发挥多种旅游资源的互补作用,把分散的红色、绿色、古色等多色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多色互动的局面,增强抚州红色旅游的整体实力。三是加强同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内各知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区域合作,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联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圈,构建大红色旅游格局,变单体优势为整体优势,提高抚州红色旅游的竞争力。
(二)整合资源,建立红色旅游项目库,协调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我市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在突出以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为龙头的同时,兼顾多色协调互动发展的原则,科学整合资源,联动开发,形成多色共促的复合型旅游产品。要重点加强同中央苏区联盟单位横向联合,统一建立红色旅游项目库,共同形成红色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机制,实行项目整体打包,统一向中央争取政策及资金扶持。通过项目带动,逐步实现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同步发展,真正把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集教育、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三)多方筹资,积极运作,千方百计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资金的使用上,我们将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把握两个投向:一是重点投向主要红色景区(点)上;二是重点投向红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旅游商品开发上。在资金的筹措上,一方面,我市已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市旅投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激活和优化各种旅游生产要素,促使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
(四)主动出击,强势推介,掀起抚州旅游的“红色热潮”。一是加强本市新闻媒体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宣传我市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以及红色旅游发展状况。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其他节庆日,充分报道我市举办的各项红色旅游活动,大力宣扬我市各红色旅游景区蕴含的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使红色旅游的宣传报道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营造健康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二是大力实施“融入南昌,对接海西”战略,积极邀请周边新闻媒体来我市报道红色旅游,开拓思路策划新闻热点,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使我市红色旅游报道在省级、中央级媒体上频繁亮相。三是加强与中央苏区联盟单位抱团促销,制订若干条中央苏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统一包装、统一报价、统一标准,共同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责任编辑:张雪梅)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