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红色旅游工作总结

2014-12-26  本文来源于三明市旅游局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一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工作部署,立足中央苏区、绿野青山、源头活水等资源优势,以做旺人气、培育主体、提升品质为重点,组织实施三明旅游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旅游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工作部署,立足中央苏区、绿野青山、源头活水等资源优势,以做旺人气、培育主体、提升品质为重点,组织实施三明旅游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旅游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1-10月,全市接待游客14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亿元,分别比增13.6%和16.2%,其中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6万人次,比增9.1%,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1亿,比增10.6%。
一、主要做法:
(一)深化红色旅游区域协作。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互补、互动、共享、共赢”为原则,加强与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深入推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融,共同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品牌,促进苏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借助北京至三明北特快列车开通机遇,邀请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地区中国铁道旅行社分会旅行社总经理、媒体记者来明踩线采风,着力拓展红色旅游市场。鼓励旅行社在广东、湖南、赣南等联盟城市设立分社、投放广宣,并给予旅行商一定补助。组织重点县(市、区)旅游局和旅游企业参加省旅游局牵头开展的“清新福建”国内旅游巡回推介系列营销活动,赴广东、江西、湖北等省市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联动赣州、抚州、龙岩等地建立旅游产业经济协作示范区,持续打造“山海湖楼、两山两水两岸情、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等区域精品线路,加快区域间旅游线路对接、客源互流、利益共享的旅游联盟机制,整合提升红色苏区之旅,共同促进区域红色旅游市场繁荣。
(二)推动红色旅游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红色景区品质,推动红色旅游跨越发展,在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的领导下,持续强化项目带动战略,有力推动红色旅游项目建设。2014年向省上争取红色旅游建设项目资金补助200万元,加大对清流红军标语遗址、泰宁红军街、建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沙县富口荷山村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的的革命遗址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长征出发地和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0万元规划建设建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红色文化广场、园林景观等基础配套设施。投资近4000万元,规划建设“大美之田”景观轴和“苏区史记、抗日铭志、解放忆事、岩城怀古”四大景观区,打造大田红色文化休闲主题公园,目前完成公园水平健身道、主入口景观工程主体施工等基础设施建设。策划建设将乐苏区红色广场、革命历史纪念馆、省道204线通往铜铁岭战斗指挥部公路、龙栖山革命旧址公路等景区基础工程建设,全市红色旅游景区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红色旅游营销模式。以“风展红旗如画”为主题,在高速公路、市区江滨路公交站点候车厅投放户外广告牌,在向莆铁路三明北站、泰宁站分别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泉三高速公路等1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立旅游驿站,实现我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覆盖,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三明红色旅游总体形象。借助5.19“中国旅游日”、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第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平台宣传三明红色旅游经典产品,联合中国旅游出版社编辑出版《最三明》旅游宣传册,借助移动通信平台向外地进入我市的游客发送三明红色旅游形象广告,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的主题,在天猫开设三明旅游网店,推出三明旅游手机客户端,开通12301旅游热线,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展示三明红色旅游整体形象。
(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三明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为平台,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丰富我市红色旅游产品内涵,实现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红色旅游和泰宁明清古民居文化村、将乐杨时文化园、沙县小吃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旅游项目的融合发展;借助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良好时候,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特色村、民宿民居、水乡渔村等一批农业经营示范户的协作互助,推进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借助我市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推进红色旅游与水上丹霞、绿海洞天、地质奇观、温凉泉乡等原态类旅游资源和闽江源、闽人源、客家源、理学源等源头类旅游资源的整合,重点策划推出世界遗产探秘游、客家风情体验游、百里画廊休闲游、红色苏区体验游等精品线路,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五)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今年先后组织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参加湖北孝感鄂豫皖、闽粤赣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管理人员培训班、福建省中、高级导游文化旅游研修暨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和贵州贵阳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等各类专业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省举办各类红色导游赛事,以赛代训,努力培养一批懂旅游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导游讲解的专业旅游人才队伍,不断提升我市红色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二、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一)明确发展目标,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全面落实《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学习赣州市争取《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地区的经验做法,深度挖掘政策含金量,按照“原中央苏区建成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和要求,着力塑造“风展红旗如画”主题形象,推动我市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二)推进项目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品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省旅游局关于红色旅游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高铁时代”机遇,大力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按照A级景区的标准,推动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革命历史遗址维护和保护工程、展陈设施建设工程和景区(点)周边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加强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内旅游公路、步行道、停车场、展览(陈列)馆、纪念标志性设施及供排水、供电、消防、垃圾污水处理、旅游厕所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改善景区环境建设,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三)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开辟以原中央苏区县为重点的红色苏区之旅,加大与联盟单位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组合编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塑造区域红色旅游整体形象。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的融合发展,以“风展红旗如画”为主题,广泛运用报纸、电视、户外广告、杂志、尤其是网络、微博、微信、淘宝等智能旅游项目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红色旅游产品。借助中央苏区红色旅游网站和联盟单位网站,建立中央苏区统一宣传平台,加强与联盟单位旅游网站的互助互联,促进联盟单位资源互享、市场互动、形成优势互补的红色旅游发展态势。
(四)深化区域协作,打造红色旅游增长极。
以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为平台,本着“优势互补、客源互换、信息互通、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工作联席和沟通。每年组织合作各方旅游协会、企业代表考察互访,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设计、开发和推广凸显各方资源优势和符合各方市场需求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丰富区域旅游产品。联手开展市场调研,并根据各方实际状况,共同研讨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为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打下基础。通过制作跨区域宣传资料、尤其是建立跨区域智慧红色旅游平台等载体,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化、信息互通,切实提高智慧旅游工作水平,促进区域旅游大联合大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梅)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